涨姿势:漫谈我国国旗的印刷史

国旗印刷史

  国旗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她在印刷上又如何讲究呢?其实印制成一面国旗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也是需要经过数十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的。
 
  《国旗法》对国旗的制作有明确规范。国旗尺寸分6种规格(单位CM): 1号,288×192; 2号,240×160; 3号,192×128;4号,144×96; 5号,96×64;6号,66×44。
 
  国旗印制工序不简单
 
  一面质量上乘的国旗,要经过电脑制版、丝网印刷、高温蒸花、洗涤、定型、裁剪、缝纫、熨烫、检验等9道工序。
 
  印制国旗需要将染上颜色的布铺在印染车间中的流水线上,然后用事先制好的印有五星的版,使用涂料在一块一块的布上刷匀。刷好以后,经过每个案子下的热气管传送出的热气,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才能进入到第二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放到一个大型的蒸锅中蒸制,经过18分钟左右的时间,印染时的酒红色就慢慢变成了鲜红色,在经过洗涤车间的漂洗,国旗的红色就变得更加的鲜艳。经过了印制、这些旗子还要放在这个地方晾晒,晾晒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进入裁剪缝纫车间,开始整烫,整烫完了以后呢,就在这里缝制、核对尺寸、裁剪,缝制完了以后再边检验、打箱、入库。
 
  经过这么多道的工序,一面国旗终于算是完成了,那么怎样的国旗才算合格呢?一个是这个国旗的尺寸必须要对,星位也是对,面上要干净,旗面要干净,没有脏、刮、蹭就算比较合格了。我们这里没有一等品、二等品之分,出场的都是一等品,其余的都是不合格的,不允许出厂。
 
  据说,国旗要在230℃高温下蒸,这样做出来的旗帜颜色才会鲜艳夺目,日晒雨淋不易退色。为增强旗帜的飘逸感,需要选用上好涤丝绸面料,还可采用纳米技术,这样生产出来的国旗不吸水,水滴上去会变成水珠流走,下雨也不会淋湿。看来,生产一面国旗也是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严格执行操作标准才能成功,最终使得它能够出现在各种大型活动中,以及机关、学校和老百姓的手中。
 
  第一面国旗无缘印刷业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制作的 每当你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会不会想知道,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怎样制做出来的?
 
  经过走访得知,解放前夕,我国印刷业远没那么发达,根本没有出现彩印设备和技术,所以在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亲升起的第一面国旗没有印刷的元素。
 
  据原高熔金属材料厂副厂长、离休干部宋树信对这段往事的回忆:1949年,北平解放后,党派宋树信到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9月下旬,政协一届会议确定了国旗、国都、国歌,并决定于10月1日在北京飘扬起数万面红旗。根据当时的条件,宋树信等人决定用红布做旗面,黄布做五星,用缝纫机缝制。 不久,又获得新规定,毛主席要在开国大典上亲手升起一面长5米多宽3米多的特大号五星红旗。接到任务时,距开国大典只有两天的时间,任务完成不好砸了锅怎么办?宋树信顾不上多想,先在公司里找到做旗面的红布和做旗杆套的白布,就是找不到做五星的黄缎子,骑车跑遍了市里所有的布店,整整一天都没有找到。第二天一早,赶到了全市最大的绸布店,经两小时的翻找,好不容易找到一卷三米多长的黄缎子。于是连夜赶制,终于制成备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亲手升起的五星红旗。
 
  第一次利用印刷技术制作的国旗在1955年4月
 
  由于生产力方面原因,使旗帜的生产水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解放初期,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制作国旗的技术就是“贴缝、拼接、挖补、绣”的小手工业,没有多大的奥妙。事实上我国的国旗采用贴缝、挖补的工艺,无论从外观形象上和产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史称万隆会议。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开始试用印染技术制作国旗,可以说,这个时候我国国旗才真正与印刷术相结合,国旗的制作采用印染的拔染工艺,基于当时印刷水平限制,想尽多种办法才勉强完成。50年代的拔染技术尚不完善,一般采用先拔白,后染黄色,因为他们用直接染料或盐基性染料,所以色牢度比较差。但比贴缝的外观效果提高了一大步。由于纺织品凭证定量供应,从而制约了各类用旗的生产。为此当时纺织工业部指定上海承担供应全国纯棉国旗布,各地按规定缝制,延续到70年代后期。
 
  从80年代初以来,情况有了大转变。首先是国旗全面进入市场需求,从而对织物也趋向多品种,国旗用织物从纯棉布转向人造纤维的富春纺(俗称彩旗纺)以及真丝电力纺。色拔工艺逐步完善并对涂料工艺全面使用,特别是“国旗法”实施后,为了提高国旗外观质量,并确保色牢度,制定了“国旗的国家标准”。为此,开发了纯涤纶仿丝、仿毛织物的分散性染料防拔工艺,使我国国旗制作技术进入新的阶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时间:2015-10-09  来源:印猫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