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产能过剩和国民经济低行的原因,印刷业当前处于不景气阶段。从安徽省看,2014年,多家印刷企业停产倒闭,部分厂家减产裁员,更多的单位明显放缓技改步伐,还有少数企业对前途持悲观畏难情绪。今年上半年,这种情况继续加剧。
安徽印刷业当何去何从?笔者提四点不成熟意见,谨供参考。
树立信心,看到光明
印刷的本质是对各种生活物品进行复制和美化。不论未来社会如何改变,客观世界每天都需要通过印刷方式加以装扮。社会进步得越快,对印刷的要求就越高,而不是舍弃印刷。互联网、电子技术、智能手机可以替代书报刊,但不能取代纸质包装和塑料包装,也不能打造巨幅图像,印刷的功能只能由印刷所独有。印刷业现阶段的不景气,并不代表将来永远处于低谷。
随着供求关系的合理调整,印刷市场的疲软现象将会逐步解除,印刷产业的朝阳性质长期不会改变。毛泽东同志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印刷行业现在很需要用这种思想武装自己。实践证明,信心比黄金还宝贵。
优化设备,减员增效
如今劳动成本增长很快,人工昂贵,人的管理难度也较之以往明显增加,管人不如管设备。技术装备水平的高与低,对印刷产能和质量的好与差日益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就印前而言,免冲洗印版已经问世,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既费时费工又污染环境的冲洗印版,成为印刷业的又一发展趋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对弟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在已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年代,掌握先进技术装备更加重要。印刷企业要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把原来几个人干的事变成一个人干,大幅度降低用工成本,减少一线操作人员的数量,但同时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使企业处于精干、稳定、高效的运转状态,将延用多年的“人海战术”送进历史博物馆。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值6 亿元,可生产线上操作工却不到200 人,靠的就是全套国内外高度自动化设备支撑。
转变方式,转型升级
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数字和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将世界缩小,使速度加快,把社会节奏彻底改变。客观世界变了,我们的主观世界也必须随之改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的方案,给全国各行各业指明了方向。互联网+什么?就是要加各种行业自身的业务,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就是“互联网+印刷”的各种环节需求。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印刷技术的结合,把印刷从种种传统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以印刷物资采购为例,4月8日,飓风网在广东中山市成立,它是彻底改变传统印刷物资购买方式的电商平台,通过垂直操作,省掉许多程序,做好最后的一公里配送,给印刷厂提供时间最短、价格最低、品种最全、质量最佳的供货服务,印刷物资供应局面将会出现像阿里巴巴冲击实体商店那样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由于这种方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仅短短三个月,飓风网已在全国建立了80多个分站,其中就包括安徽合肥站。飓风网合肥站已经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都是大厂向它进行采购。这件事告诉我们,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我们必须顺势而进,而不能逆势而为,一定要把互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应用到印刷的各个环节中,促进生产经营面貌的迅速转变。
两化管理,节能降耗
管理是印刷企业永恒的主题,而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又是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所谓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标准而不是拍脑袋任性武断。制定和执行企业标准的全过程可用三句话概括,即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企业的行事作风必须讲究细节,点滴做起,精益求精,严格实施过程控制,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印刷企业如果能把两化管理做好,节能降耗就不成问题,经济运行质量就会大幅提高。蚌埠市精信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现在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做到对每个人、每张纸、每度电、每吨水的消耗都了如指掌,控制数量,所以能节约成本,加快积累的形成,腾出宝贵资金进行技术改造。
[时间:2015-09-29 来源:中国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