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凌奇印刷:冲破封锁传捷报

凌奇印刷抗战

  在中国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有着一份用镜头记录抗战画面的报纸,它就是1942年7月7日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创刊的《晋察冀画报》。围绕着它的除了一群特殊的八路军摄影师,还有一群在画报背后默默工作的印刷战士,他们以报纸为武器,全身心投入到70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全民抗战中,演绎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群印刷战士正是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石印组走出来的,而石印组亦是北京凌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零七工厂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前身。
   
  打不垮的印刷战士
   
  “卢沟桥事变”后,一场保家卫国、反抗侵略的战争在晋察冀这块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为了进行抗日宣传,揭露日军的侵略行径,晋察冀军区决定筹办报纸。4个人、2台石印机、1把裁纸弯刀组成了石印组。
   
  当时石印组驻扎在河北省阜平县文娴街赵家大院后院,3间北房,条件极为艰苦。北京凌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根祥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印刷战士斗志昂扬,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不分昼夜试印报纸,终于在1937年12月11日正式创刊晋察冀军区《抗敌报》。“报纸是4开2版,文字由2名当地人用药墨先写在药纸上,再翻制在专用石板上印刷而成,字迹清晰,并受到当时军区首长的高度称赞。”军区报纸的出版,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日必胜信念,为开辟晋察冀边区的反侵略战争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
   
  《抗敌报》从63期起移交给晋察冀边区党委出版,而石印组主要印刷《抗敌付刊》和《抗敌三日刊》。《抗敌三日刊》曾发表社论,提出“一面战斗,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口号。印刷战士积极响应,在完成印刷任务的同时,业余时间上山开荒。随着环境的相对稳定,石印组成员发展到40余人,石印机6台,同时更名为政治部印刷所。
   
  山沟里印画报
   
  没有房子,用羊圈做暗室;没有钟表,用瓶子塞棉花滴水计时;没有酒精,以红枣酒代替;没有醋酸,就用陈醋代用。在这样的条件下,印刷战士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向抗日战争5周年献上了自己的礼物——《晋察冀画报》。正如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在创刊题词中所提到的,“5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的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艰难的困境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1942年4月,军区摄影科和印刷所合并,正式成立了晋察冀画报社,出版股下设石印组、制版组、装订组、铅印组、铸刻组、排字组等。此时正值画报社鼎盛时期,人员已发展到120多人,印刷设备有铅印机1台、圆盘机1台、手剥铸字机1台、石印机6台、轻便印刷机1台,印刷工作正逐步走向正轨。
   
  两个多月后的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按时出版,印刷1000份,图片清晰,封面美观。出刊后,发行甚广,除边区外,还冲破重重封锁线辗转到国统区以及海外的新加坡等国,有的甚至通过地下工作者送到敌军司令部的办公桌上。《晋察冀画报》的出版,曾在各抗日根据地引起强烈反响,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延安的广播,晋察冀的铜版”。

[时间:2015-09-07  作者: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