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5年8月23日下午,由世界科幻协会主办的第73届雨果奖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揭晓,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有“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之美誉的“雨果奖”。这也是继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作家作品越来越引起海外关注,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版走出去,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出版走出去的政策,出版走出去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走出去,不但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还大大增强了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步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版贸逆差继续缩小
7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8万种,与2013年相比略有增长。输出出版物版权8733种,较2013年增加289种,增长3.4%;全国版权输出与引进比例由2013年的1∶1.7缩小至1∶1.6。
从笔者所了解的出版界参与申报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国务院新闻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走出去政府扶持项目来看,全国出版界参与走出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出版单位向周边国家的版权输出比重较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版权输出增幅明显。仅从笔者所供职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2015年上半年受理的图书版权输出业务量来看,比往年扩大10倍以上。
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参与程度也很高。埃及汉学家白鑫在华注册了文化传媒公司,专门开展中国图书向阿拉伯国家的版权输出和组织翻译工作,积极为中阿出版与版权合作牵线搭桥,近几年签订版权输出合同400多项,占阿拉伯国家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80%以上。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等机构制定的鼓励和扶持文化与出版走出去的政策有很多,比如全国社科规划办的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国务院新闻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作协的“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翻译资助项目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对外翻译资助项目”等。有关出版集团、出版社对于走出去项目也有一些奖励措施。
2015年7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国版本图书馆承办的“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受理数百家国内出版社、版权代理机构和海外出版机构申报项目811个,涉及主题图书、文艺、传统文化、社科、科技图书共计1441种,最终52家单位的102个品种进入公示名单,准备提供资助。
根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十一次工作会议提供的信息,2014年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全年共向国外输出版权4254种,创“两个工程”实施以来历史新高。“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与37个国家的91家出版机构达成资助协议172项,涉及27个文版。“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与12个国家的16家出版机构达成资助协议17项,涉及10个文版。2014年有110项“两个工程”已资助项目由海外合作出版机构出版,在国际图书市场与海外读者见面。
翻译培训如火如荼
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曾经形象地将翻译家(译者)比喻为文化交流的驿马。对外文化翻译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逐渐提升,中外语言间翻译工作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对外文化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更要与时俱进。中国许多优秀的作品由于翻译水平的问题影响了国际传播。文化部、中国作协、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出版集团等部门和单位近年举办了一些对外翻译出版培训研修活动,产生了良好反响。
2014年5月,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中国翻译协会和北京语言大学在京举办了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暨国家语言与翻译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邀请近百名在世界40多种语言领域耕耘多年的中外专家、学者和翻译工作者,以及长期从事各语种翻译与研究的近400名研修会员参加。
今年8月,文化部和中国作协在京举办中外文学翻译研修班。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嘉宾共商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与传播事业。为期5天的研修班包括研讨会、座谈会、学术讲座、参观体验等内容。
从2010年开始,中国作协每两年举办一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邀请各国的汉学家、翻译家及国际大型出版机构、版权代理机构代表,与中国作家、学者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做好文学译介工作,增强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
[时间:2015-08-2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