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出版发行业三大转变

互联网+出版发行

  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不断演进的新成果,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成为推动出版发行产业蓬勃发展的内动力,为出版单位改革、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当然“互联网+出版发行业”并非简单地将两者相加,而是要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在互联网平台上促进互联网与传统出版发行业进行转型升级。这既是主动适应出版发行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出版发行业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应该指出的是,出版发行产业的转型升级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革新的过程,而应看做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彻底改造甚至全面颠覆的革命。它不但关系到如何寻求出版发行业赢利模式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再造出版发行业生产流程,提升出版物内容品质的行业拓展等重大问题。

  发展模式转变:数量扩张型→质量效益型

  “互联网+”对传统出版单位来说最大的价值并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能为出版单位的经营者提供一种思维方式。面对未来出版的新挑战,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式、运作方式来运营出版单位肯定行不通。“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态,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特征之一。由于出版发行业融合发展本身也包含了身份的融合,以及把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甚至发展成伙伴参与创新等内涵;所以出版单位只有敢于跨界发展,创新的基础才会扎实。在“互联网+”的状态下运营出版单位,不但需要创业紧迫感,也需要担当使命感,还需要及时掌握新思维的模式、驾驭新载体的能力。只有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业态更新,出版单位才能重视关注互联网中的“噪音”,及时发现互联网中尚未破解的相关问题,使发展模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当然,出版单位的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出版业务形态的变化、出版发行业务流程的改革,也是出版人才、出版经营理念、出版发行的赢利模式等各个方面脱胎换骨的变化。

  “互联网+出版发行业”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出版发行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谁能真正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谁就能吸引用户和资本。但是无论互联应用程序吸引了多少粉丝,只要出现店大欺客、前慢后恭等怠慢用户感受一类的问题,都会被读者、用户抛弃。只有不断培养、扩大自身的用户市场,让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同并消费自己的产品,出版单位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层面上实现转型升级。当然,出版发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没有范本,“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变传统出版业的运营逻辑,全国各地出版发行集团探索资本市场的转型升级之路的做法都值得学习借鉴。海峡集团就是通过不断丰富产品链,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力求出版内容优质化、出版产品立体化;通过与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媒体控股集团联合组建的大陆首家两岸合资的互联网出版企业——海峡书局,培育一批产业新增长点,促进海峡两岸出版发行业在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全面合作,使发展模式从传统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

  发展动力转变: 资源驱动型→创新驱动型

  面对“互联网+”的新形势,出版单位等不起更拖不起,唯有把互联网的基因注入出版单位,才能给出版单位带来新的活力、发展动力。由于创新驱动、重塑结构是“互联网+”的特征之一,出版单位要用“互联网+”促进传统出版发行产业变革,离不开移动运营商、网络渠道商在信息技术、终端客户覆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互联网+”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出版发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出版单位只有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况且,“互联网+”已使传统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发生了巨变,通过对“互联网+出版”进行可操作性的探索,寻求新型的产业赢利模式,进而探求一条优势出版的开发之路,也是出版单位所热衷追求的。出版单位作为市场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互联网+”业态中主人翁的作用,融入市场竞争中,以“互联网+”为驱动,培育、发展出版单位自身的用户市场。出版单位通过对自身内容的数据化和深度挖掘,积极建设完善的产品供给渠道、先进的技术布局,大力拓展网络售书业务,推动线下与线上的融合发展,利用库存的数据库创造新的商业赢利模式。

  “互联网+”应用于传统出版发行业,创新无所不在,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制度创新、业态创新,将引领出版发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出版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颠覆传统的一切。出版单位在坚持出版导向不动摇的同时,应持续拓展产业发展领域,打通社内社外的资源,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探索进入在线教育、互联网文化信息服务等行业,汇聚各方力量的智慧,与合作伙伴们一起共创事业、共享价值、共同发展。在传统出版向“互联网+”出版转型升级过程中,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以创新驱动产业化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产业发展动力向深化改革转变上来。海峡集团先后与三大移动运营商和多家网络科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布局移动互联网,向全媒体阅读的方向进行积极探索。这一做法就是典型的互联网特质,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自我革命,继而提升海峡集团的创新驱动力,最终形成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赢利模式。

  产业结构转变: 单打独斗型→复合优先型

  改革、创新使出版发行业环境、竞争态势、机会与风险的分布发生历史性巨变。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特征之一,互联网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开放的思维、连接和共赢的思维。生态开放是“互联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推进“互联网+”就是要把以往制约出版单位创新的环节疏通,通过走跨界协作,开放合作共赢的道路,把孤岛式的创新连接起来形成合力。在互联网产品的丛林中,能真正幸存下来成功的,都是那些有内涵、有技术、有特色的产品。虽然连接是有层次、有差异的,而且连接的价值是相差极大的,但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现代出版就是多元阅读,多元展现,多元传播,出版单位突破传统出版离不了开放的、连接的思维,通过连接一切将自有版权进行多重嫁接组合,把一个出版内容做成多种形式呈现。例如讲故事既要有故事,也要会编故事,采用集中编与分开编、反复编相结合,编成各种读者欢迎的载体。出版单位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数据拥有者合作,使出版物一种投入多种产出,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做优增量来促进出版发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互联网+”使出版单位管理更具柔性化,更加精益求精,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许多出版单位纷纷试水图书微信、微博、客户端营销的实践表明,“互联网+出版发行业”既要靠贩卖新奇吸引客户,也要靠生产品质留住客户。“互联网+”的思维可以优化影响出版发行产业结构及各个产业链环节,达到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还可为出版单位提供新的商业赢利模式。海峡集团运用创办的两岸首个全媒体出版合作交流平台,在加速向数字化、全媒体的出版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开发的多个数字出版产品获得多个奖项。海峡集团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方面得到市场认同的实践表明,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解决当下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为出版发行业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张沪平)

[时间:2015-08-0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