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人才培养
经过建国后六十来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企与外企的加盟,我国印刷业确已取得骄人成绩,“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发展或许会有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模式,但无论如何,印刷业再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这不会错。
把“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关键定在人才培养,可以说是恰中要害,分毫不差。这既是因为人是办事的主体,惟有建成一支热爱这一事业、忠诚于这一事业的队伍,才有可能继往开来,更是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印刷业的进步需要掌握着最新知识的新人不断加盟,中国要由现时的印刷大国进而成为印刷强国关键还是在于从上层到基层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经过建国后六十来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企与外企的加盟,我国印刷业确已取得骄人成绩:生产设备已经同国际一流接轨;管理已经走上了数据化、体系化的道路;质量管理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意识渐趋深入人心;不少产品在国际性的评比活动中频有斩获;……按照可以看到的统计数据,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已经从1979年——改革开放后第一年的49.8亿增至2013年的10398.5亿,200来倍的增长岂不真实反映了这三十来年的巨变
但是,我们也得清醒地看到:数字时代的到来,逼迫着包括印刷业在内的传统行业都得认真思考如何转型升级,这项工作至今尚在进行中,那些找不到方向又难以抗衡竞争压力的企业无奈选择退出也在意料之中;对于什么才是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印企商业运营模式大家都还在摸索,有些尝试可能成功,有些则难免失败;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大大增加,原本承担着信息传播功能的内容印刷企业其市场地位在下降,加之过度承受的环保压力,这对今后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成本压力;……众多的新问题都有待印刷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一去加以解决。
总之,“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发展或许会有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模式,但无论如何,印刷业再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这不会错。
印刷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
即便印刷行业面临调整的需要,但是印刷依旧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因为此,“十三五”期间加强印刷业的队伍建设就显得异常重要。
传播文化与美化生活是印刷业生存于世的需求基础,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的发展削弱了印刷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担当,尽管如此,美化生活的责任并不会让印刷离开,人民生活依然需要印刷。
“十三五”期间印刷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与新技术的融合;与新产业的结合、延伸;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创新,在发展中寻找到新的商机。一味地强调继承传统,不能顺应时代需求的企业肯定被淘汰出局,变才是获得新生的前提。
在建国后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历史上,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先后绘制了二张发展蓝图:其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十六字方针;其二是在完成了上述任务后于1999年提出的“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28字方针。这二个切合当时国情与印刷业实际状况的指导方针对指导我国印刷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跨进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下半叶、整个印刷市场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及其以后时期中国印刷业的发展规划就显得异常重要
窃以为,“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发展至少将呈现以下特点:
1、“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定位深入人心。
从历史上的“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是印刷企业面对市场变化,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被逼开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领导已经普遍意识到这一变化的必要,更加注重市场开发,注重努力发现并竭力满足客户的需要,注重差异化经营,注重寻找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可以相信,“十三五”期间完成调整后的印刷企业将更显千姿百态,呈现出产业形态的多样化。
2、更加注重印刷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印刷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工作重点之一,这虽然将增加印刷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本已产能过剩的行业调整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强调环保将逼迫一些无力调整的企业加快退出这一行业的节奏。当然,这也将进一步加大印刷业的市场压力,无论是信贷还是招生、招工都将遇到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一可能出现的变化印刷企业应该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环保对包装印刷行业也将提出轻量化、简约化、绿色生产的工作要求。“十三五”期间投资以整治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带来影响的要求,包括工艺调整的压力都会现实地放在各家包装印刷企业的面前,早做准备对工作有利。
3、加速推进印刷与互联网的对接、与新技术的紧密结合。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所有传统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印刷与互联网的结合同样势在必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以后,印刷业对“互联网+”的认识会更切合实际,将会改变现时客观存在的一哄而起的状态,心态更趋平稳、理智,而且成功企业的经验也将为所有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的经营、生产服务提供样板。除外,印刷也将更多地与新涌现的各种新技术结合,更注重设计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为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新产品。
4、小批量、个性化生产任务会不断加大。
与以往大批量的单一订单组织生产不同,“十三五”期间业务的小批量、个性化将会渐趋增多,适合印制这些业务的数字印刷将会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与生产成本的逐步下降得到进一步扩张,而且,数字印刷进入包装、防伪、标签等各领域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所占份额将会不断增大。
5、注重以设备取代人员,努力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做文章。
尽管薄利的印刷企业早已感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但“十三五”期间劳动力成本的继续上升将会是一个不变的趋势,扛得起这块成本的企业——生,反之则被市场淘汰出局,因此,在“十二五”期末已经出现的以设备替代人工的趋势在“十三五”期间将会得到延续,此举因为可以有效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价格适当又有助于减少用工的生产设备将进一步得到企业欢迎。事实上,企业也唯有不断地在开源、节流、降本上下功夫才能赢得利润。
6、功能化印刷继续发展。
在内容印刷受到互联网冲击以后,印刷业的延伸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十三五”期间印刷向功能化方向延伸的步伐会加快,已经成熟的RFID市场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3D打印也将伴随着技术上的日臻成熟与市场的扩张在更大的领域中得到实际应用。除外,用于食品包装的温控信号条、OLED(发光两极管)等新产品也会更多的面世并投入实际应用。
市场的变化必定带来印刷生产的变化,印刷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十三五”期间将会不断地在扩充市场、丰富市场上下功夫,因此,“十三五”期间的印刷不应该是萎靡的市场,而应该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印刷人应该对这块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市场满怀信心。同时,也应该针对这一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早在人力资源上做好相应的准备,具备人才就具有一切可能,缺乏相应人才则将一事无成,机会永远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印刷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支稳定的懂技术的员工队伍
事在人为,任何事业的进步都需要有一批执着的耕耘者,已经绵延了2000年的印刷术要继续向前,尤其是面临互联网带来的市场剧变时期,要引领行业走上一条充满挑战的全新征途关键当然是队伍,他们既要有对事业的忠诚,更要看清顺势发展进行变革的方向。就像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澳大利亚人哈耶克所说:“当人沿着曾经让他取得伟大成就之路继续前行时,他就会陷入最深的误区之中。”因此,印刷行业的顺势而变是必须的,如何才是顺应市场需求之变考验的是我们每个经营者的才能。
从建设一支满足“十三五”期间印刷业变革的需要出发,这一时期在队伍建设上至少应该做好以下这些工作:
1、经过市场整合后保留下来的印刷企业应该有继承印刷事业向前发展的坚定信念与一支成熟的管理者队伍。
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且潜移默化、绵延传承的一种精神力量,企业间整合的加剧总是意味着一部分企业的退出与另一部分企业的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十分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投资人与经营者,因为,“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彼得·德鲁克语)”。
“十三五”期间,完成转型升级任务后的印刷企业应该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的领导人应该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坚定地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决心,绝不应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改革开放后三十来年的印刷业快速发展阶段是培育出了一批出色的印刷经理人,但是那代人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善于抓住机遇,但是相对而言文化底蕴不深,继续向前发展需要一批既懂印刷又有理论基础的经理人的加盟。
2、变革需要有一批既懂印刷又具备IT知识或其他关联知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队伍。
转型中的印刷十分重要的是需要一批既懂印刷又懂IT或者是延伸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实事求是地说,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前期的准备显得很不充分,即便是承担着人才培养重任的专业院校,在师资力量上同样存在着短板,他们或者是缺乏实践经验,或者是知识的宽泛度同样显得不够。俗话说,人到用时方嫌少,因此,努力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十三五”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既可以选择引进,但更多地还是应该对原有技术员工队伍的深造培养,企业应该为他们的深造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3、印刷企业应该在改善员工待遇的基础上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职工队伍,特别是技术骨干队伍。
人员的双向选择是对历史上“一锤定终身”式的人事制度的一种革命,为企业带来了活力,但是,员工忠诚度不够、流动性的增加对企业传承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样巨大,这中间固然有行业薪酬不高等客观因素,但采取各种优先措施确保骨干队伍的稳定对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这既需要物质上的到位,同时也需要对员工开展价值观的教育。
4、没有一支强大的员工队伍就没有企业的未来。为此,员工要热爱学习技术,经营者要营造让员工学习技术的氛围。
人是需要精神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那人就类同于动物,惟有有着精神追求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当然,企业也要努力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到位的待遇,只有让企业与员工互为依存,企业才能凭借一支出色的骨干队伍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反之,员工也才能从企业的发展中共享那份红利。
一段时间来,政府在提升员工教育上所花的人财物力不少,但企业的响应度不高,因为企业经营者担心员工技术水准提高后在薪酬上向企业叫价,担心技术人员的流动,这种局面应该在“十三五”期间得到有效改善。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没有相当技术专利的民族很难在世界上赢得别人的尊重,在这方面自吹自擂的作用十分有限,业绩才是说话的本钱。
印刷院校的学生应该热爱这份事业
人们的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但在现时一部分对象却对辛勤操劳的环卫工人投以鄙视的眼光,认为该项工作处于社会底层,繁重却收入不高。时至今日,印刷留在不知情的人们头脑中很有点像环卫工人,印象似乎也不算理想:重体力劳动,收入不高,还有难以让现时年轻人接受的夜班作业。在行业抽样调查中,不少印刷企业对于承接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持保留态度,认为企业花精力安排实习的学生最终却难以留住,他们有着不切实际的高收入期望。甚至有老总反映,现在在读印刷专业的学生,家长从送他上学开始就没有准备让他们毕业后到印刷企业工作,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毕业后上夜班吃苦,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一张有助于就业的高校毕业文凭。因此,微信上有人留言呼吁:“我们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应该把职业尊严的培养放在首位”,这是有道理的。毕竟专业院校是培养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他们的思想认识决定着这一行业的未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专业院校在传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让我们的接班人首先得热爱这个行业,愿意为这个行业的发展付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不应夸大印刷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印刷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既然印刷这个行业为人们的生活所必需,在这个产业调整过程中,政府就应该为这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过度夸大印刷在环境污染上的负面影响对行业的调整不利。
毫无疑问,印刷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事实上,只要地球上有人类生存,对环境就会产生污染,这中间很关键的是如何控制污染,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过度渲染印刷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势必会增加印刷行业的生存成本,在印刷本已薄利的情况下,逼着企业去做无力承担的事最终结果可能就是企业难以生存,政府减少了税收与降低了劳动力的就业机会。
尽管北京对印刷业的治理方案是出于首都功能区的发展要求,在这里且不谈内容印刷理应属于首都功能区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但是要求不懂得印刷行业的各地地方政府不效仿首都北京实在很难做到。不是已经传出北京周边地区对承接从首都转移出来的印刷企业抱犹疑态度吗?除外,过度渲染印刷业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对印刷业吸引市场投资,对银行信贷,对专业院校招生及就业都会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是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
印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尚在制定过程中,这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澳大利亚的未来学家彼得·伊利亚德有着这样一段论述:“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身负引领企业向前发展责任的领导,其思想必须要有前瞻性。让我们在应对繁忙工作的同时,静下心来,认真规划好未来,并据此储备和培养自己企业的人才队伍,应对企业向前发展的需要。
条条大路通罗马,印刷业继续向前发展可以行走的道路同样很多,差异仅在于距离的长短,路在我们每家企业自己的脚下,只要我们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又有一支人才队伍为实施计划提供保障,这样的企业肯定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无往不胜。即便是选择的路途稍稍长一点,也并不影响我们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选准目标,集齐队伍,坚定不移地前行吧
[时间:2015-07-31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