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PVC”塑料保鲜膜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在保鲜膜风波逐渐平息之际,反思这一事件的起因,问题也许并不只是出在某些不法商人的身上,在整个保鲜膜标签的语言使用上也是存在问题的。在多数品牌保鲜膜外包装的标签上,清楚地印有PE、PVC或PVDC等标记,但PE、PVC以及PVDC到底指的是什么,却很少有人弄得明白。由于PE、PVC或PVDC等英文缩写词来源于化工行业术语,它们的意思在大多数普通英汉词典里是很难查到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事实上,字母缩写词的滥用早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新兴术语词、外来词出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如何把这些新出现的词语融合到现代汉语中、以一种最合适的词语形式把现代新科技介绍给广大群众,成了很多语言学者思考的问题。当前,很多科技术语和外来词在汉语中采用字母缩写词的形式来表述,对此不少学者已提出严厉批评,认为字母词的滥用必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整体和谐与健康发展造成冲击。
那么,在大众消费产品标签中我们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把科技术语词传达给普通百姓呢?当下,采用字母缩写词的做法仍然十分常见,如保鲜膜风波中出现的 PE、PVC和PVDC等就是此类。很显然,这种做法对于信息传输者来说十分简便,只要抽取英文单词中的几个字母进行缩略就可以了。诚然,某些字母缩写词作为行业语确实已经固定下来,在本行业范围内使用也未尝不可,但行业用语必然有其自身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不如给一些科技术语重新起一个通俗的名称,比如在过去,我们把食用的碳酸氢钠称为小苏打,把工业用的氢氧化钠称为火碱,把聚氯乙烯称为硬塑料,等等。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聚乙烯(或聚偏二氯乙烯)保鲜膜称为安全塑料保鲜膜,把聚氯乙烯保鲜膜称为限用型硬塑料保鲜膜?笔者认为这样做倒也无不可,但这种做法在力求标签语大众化的同时,也会损害标签标注“真实、明了”的原则。由于标签上没有详细的产品化学材料,它同样会对消费者行使知情权构成不利因素。可取的做法是,在标注大众化产品名称的同时,也标注上详细的化学成分名称和主要成分的性质与特征。去年10月1日起,国家出台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等几项有关产品标签使用的新规定。新标准允许合格产品在标签中做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无糖、高钙等必要说明,生产企业也可以在标签上标示“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并维持骨骼密度”、“叶酸有助于胎儿正常发育”等知识。
[时间:2006-03-29 来源:上海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