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强国推崇创新意识和互联网精神的背景下,精明的德国人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将那些产生于信息通信业的创新技术更“接地气”地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像宝马、奔驰这些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每年吸引大量的顶尖程序员,参与诸如汽车电子化智能停车系统这样的工业领域项目的开发。这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的做法,恰恰是德式创新有别于美式创新的显著特征。
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业绩:1年完成1万多项科研项目
德国著名的弗劳恩霍夫协会,是一个值得好好解剖学习的案例。其下属56个研究所,约1.3万名科研人员,主要为工业界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1年平均下来,弗劳恩霍夫协会可为3千多家企业完成1万多项科研开发项目。这个研究所经费的30%来自联邦和州两级政府,70%来自与工业界、政府签订的项目合同。在工作产出上,技术成果能否被企业认可和接受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最终标准。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就启动了产业集群促进政策。2006年,弗劳恩霍夫协会根据其专业研究所分散在德国各地的特点,组建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一个由高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合作的平台,构成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区域研发核心。2007年,联邦政府围绕高科技战略推出“尖端集群竞赛”,通过开放的课题竞争支持由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组成的尖端集群,提升区域创新潜力。
按规定,优胜集群可在5年内获得总计40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同时集群也要自筹相同数量的资金。资金分配比例按成员类型而不同:其中高校占比20.6%,高校外科研机构11.5%,大企业33%,中小企业28.7%,其它机构6.2%。资金支出覆盖的范围包括:合作研发项目、推动集群国际化、后备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获取以及集群管理。截至2014年底,集群共产生900项创新成果,300项专利,新建40家创新企业。
知识转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知识转移在德国的高校被确定为除了研究及教学之外的首要任务。
目前,德国高校建成了包括课题库及数据库在内的数十个大型专业科技情报平台。如果企业对某个技术成果感兴趣,就可通过数据库查看相关信息,与负责人进行项目洽谈。据德国工商会统计,80%的德国企业已经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看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
高校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是高校技术成果产生的原动力。为此,德国2002年修改《雇员发明法》,允许大学同企业就所在大学人员发明的专利独占使用达成协议,消除了高校与企业在专利商业化方面合作的法律障碍。作为发明者的大学教授可得到商业转化收益的30%。
[时间:2015-07-10 来源:文汇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