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制造业缺“心”少“核”,中国不妨向德国学一招

制造业

  在当今经济强国推崇创新意识和互联网精神的背景下,精明的德国人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将那些产生于信息通信业的创新技术更“接地气”地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像宝马、奔驰这些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每年吸引大量的顶尖程序员,参与诸如汽车电子化智能停车系统这样的工业领域项目的开发。这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的做法,恰恰是德式创新有别于美式创新的显著特征。

  弗劳恩霍夫协会的业绩:1年完成1万多项科研项目

  德国著名的弗劳恩霍夫协会,是一个值得好好解剖学习的案例。其下属56个研究所,约1.3万名科研人员,主要为工业界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有偿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1年平均下来,弗劳恩霍夫协会可为3千多家企业完成1万多项科研开发项目。这个研究所经费的30%来自联邦和州两级政府,70%来自与工业界、政府签订的项目合同。在工作产出上,技术成果能否被企业认可和接受是检验工作质量的最终标准。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就启动了产业集群促进政策。2006年,弗劳恩霍夫协会根据其专业研究所分散在德国各地的特点,组建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一个由高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合作的平台,构成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区域研发核心。2007年,联邦政府围绕高科技战略推出“尖端集群竞赛”,通过开放的课题竞争支持由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组成的尖端集群,提升区域创新潜力。

  按规定,优胜集群可在5年内获得总计40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同时集群也要自筹相同数量的资金。资金分配比例按成员类型而不同:其中高校占比20.6%,高校外科研机构11.5%,大企业33%,中小企业28.7%,其它机构6.2%。资金支出覆盖的范围包括:合作研发项目、推动集群国际化、后备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获取以及集群管理。截至2014年底,集群共产生900项创新成果,300项专利,新建40家创新企业。

  知识转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知识转移在德国的高校被确定为除了研究及教学之外的首要任务。

  目前,德国高校建成了包括课题库及数据库在内的数十个大型专业科技情报平台。如果企业对某个技术成果感兴趣,就可通过数据库查看相关信息,与负责人进行项目洽谈。据德国工商会统计,80%的德国企业已经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看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

  高校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是高校技术成果产生的原动力。为此,德国2002年修改《雇员发明法》,允许大学同企业就所在大学人员发明的专利独占使用达成协议,消除了高校与企业在专利商业化方面合作的法律障碍。作为发明者的大学教授可得到商业转化收益的30%。

  鉴于大学、校外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中长期的研究合作对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作用,德国政府在2011年启动的“研究型校园”计划,将企业与公共研究的优势集结于当地的一所大学内,对研究领域与选题做中长期(5-15年)的规划。参与一个“研究型校园”项目的大学、校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数量最多为30个。
 
  以设立于亚琛工业大学的“DPP——数字化光子生产”项目为例,它集结了宝马、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生产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针对“激光生产技术”这一主题共同参与创新。在研发之外,亚琛工大还承担起了培训企业在职人员的任务。
 
  联邦政府对获选的9个项目提供每年最多200万欧元的研究经费。根据评估结果,获资助时间可最长达15年。
 
  将科研优势向生产优势转化
 
  今年3月份,德国政府以力争世界创新冠军头衔为目标,又推出了“检验科研创新潜力”的资助计划。此计划针对技术发明在投入市场之前的检验阶段,用来资助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检验科研成果的创新潜力,以及其是否能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从而推动研究成果更快更有效地转化。在此计划中先行的140个项目,通过了研发成果的检验阶段,即将投放市场。
 
  目前,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来袭,对全球制造业的冲击。面对这种颠覆性的挑战,许多专家学者指出: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而中国制造业的软肋在于缺“心”少“核”,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的研发能力太低吗?当然不是,是科研成果没有产业化!
 
  因此,德国政府通过凝聚产学研的合力,推动科研优势向生产优势转化的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时间:2015-07-10  来源:文汇报(上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