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育出版社:坚守出版 跨界融合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跨界融合

  福建教育出版社曾是全国组建最早的5家教育出版社之一,但作为一家地方中型出版机构,在天时地利方面明显不及华东各省。当出版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加剧裂变成为一种新常态,闽教社唯有探寻爆发式增长的路子,勇抓机遇,方可于危机中求生存、求发展。社领导班子提出了“坚守主业,跨界融合”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作为引领闽教社可持续发展的新坐标,其箭头所指,正是闽教人将在“十三五”期间发力的方向所在。

  坚守传统主业阵地

  20世纪90年代,闽教社曾凭借出版10余种省编教材以及覆盖全省的教材发行规模获得丰厚利润。2000年,伴随着“减负令”的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辅书的禁令和教材改革政策,极大地震荡并改变了教材教辅市场的走向及格局。新课程实施下的“一纲多本”及高考区域化,使得教辅出版面临发行数量少、品种繁多、利润不断下滑的局面。在苦心经营起来的教材教辅受到巨大冲击的压力下,闽教社毫不懈怠,找准定位,发挥地缘优势,寻求一条专而精的“大教育”之路。一方面依靠专业化程度高的编辑团队,对教辅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打造教辅精品;另一方面激励精干的营销团队将现有市场维护好,做足做透,进而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与民营书业和出版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教辅品种的向外推广。目前,闽教社的小学《英语》《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已成功走出福建。高中同步、高考复习纲要、中考复习纲要也在多个省份被推荐使用。

  闽教社立足基础教育,却又不局限于此。在“大教育”的发展思路之下,致力出版具有学术高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教育理论读物,使得闽教社在全国树立了教育专业出版的良好口碑。自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以来,30年间闽教社在教育理论领域勤勉耕耘,走出了一条专业出版品牌之路。进入新世纪,闽教社整合资源,为助力一线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理论建设,推出了以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及素养提高用书为主要品种的“梦山书系”,并发掘和培养了一支学科领域出色、具备出版潜力的教师出版队伍。在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用书系列品种的精粹度,巩固市场影响力的同时,高端教育理论图书的影响也在扩大: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主编的“教育学丛书”,汇聚了当代国内著名的教育学理论家的著作,25年来不断重版。《陈元晖文集》《王亚南文集》《钱伟长科学论文集》《布卢姆掌握学习》《20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等一批国内外教育界泰斗级学者的专著获得业界好评。闽教社也是国内较早进行区域教育研究或专题教育理论研究的出版社之一,“台湾教育研究丛书”“亚洲‘四小龙’教育研究”“德育理论丛书”“明日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等系列丛书形成规模,影响深远。潘懋元、顾明远、瞿葆奎、鲁洁、叶澜、朱永新、周洪宇、郑金洲等一批教育理论界著名学者和中坚力量成为闽教社的挚友良师。多年来,有多部教育论著获国家图书大奖,新近出版的《教育与正义——教育正义的哲学想象》又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多样的世界——生活教育史引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构建儿童“性”防线——小学生防性侵教育读本》版权输出马来西亚。闽教社凭借鲜明的品种特色和优良的出版品质,在全国教育出版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坚守学术文化精品

  近几年,出版业面临严峻挑战和市场考验,闽教社身处其间,深受影响。然而,学教育出身的社长黄旭始终认为,教育出版既不同于大众出版,也不同于其他的专业出版;教育出版既关乎出版,又关乎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而且,无论是出版还是教育,它们又都关乎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闽教社强化出版人所应担当的文化积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社会责任,“认认真真做出版”,数十年默默耕耘人文社科图书出版的“一亩三分地”,树立了出版人的精神标杆。闽教社以书写“大教育”为目标,将学校教育延展至社会教育;以提升出版的社会效益为出发点,搭建学术文化精品产品线;以民国文史品种为主打,推广大众文化读物。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传播、清末民国人文学术发掘整理、闽台文化传承交流领域,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与业界影响。《朱子大传》《严复全集》《20世纪学术大典》《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航拍中国1945》以及“西方思想文化译丛”“莫理循研究系列”和“鲁迅研究系列”等高端学术精品图书与“论道书系”“叙旧文丛”等市场化品种交相辉映;挖掘整理福建思想文化精髓的“福建思想文化大系”、《图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与闽台文化”等系列选题持续推进;专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最温暖的成长读物“鹿鸣书系”,连续两年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

  坚持耕耘,才有收获。近5年来,闽教社图书先后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获省部级或行业奖近百项;先后有10多种选题入选国家级各类重点规划,数十个选题入选省级重点规划;《学会关怀》(“道德八书——最为紧迫的时代呼唤丛书”之一)入选2015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丝路帆远》入选2014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项目,《台湾古籍丛编》获得2015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中国历代美容·美发·美饰辞典》、“‘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坚守出版人的文化情怀

  如果说,坚守学术文化精品的出版,是闽教社在传统出版大浪中的奋勇搏击,那么,大梦书屋的建成,则是闽教社在实体书店领域的逆流而上。黄旭说:“在多出好书的同时,倡导读好书,引领读书风气,滋养读书习惯,这是出版人职业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教育所必须承载的社会责任。我们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他的眼中,那个最真实的梦莫过于为公众提供一个读书、分享、交流的阅读体验场所,让人们重拾对传统阅读的热爱。大梦书屋,正因着闽教出版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文化情怀与传播文化、传递书香的人文理想,孕育而生。

  闽教社斥资打造的大梦书屋,是一家致力于营造阅读氛围,并紧密结合读书推广、文艺沙龙、美学生活与概念餐饮等元素的复合型人文书店,其一大亮点就是以无距离的实体文化活动来展现阅读的力量,这其中就包括由福建教育出版社策划的月度系列文化讲座“梦山讲坛”,主讲者均为术有专攻的海内外学者。闽教社通过大梦书屋和梦山讲坛这类与公众交流的平台,不仅拉近了出版人与读书人的距离,也传递出其对学术的坚持和人文关怀。

  出版产业延伸,多元跨界融合

  “互联网+”的出现,给出版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出版必须接受并主动融入这种结合所带来的变化中,转变思维,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闽教社较早意识到了这一点,率先在数字出版方面助力教材教辅主业。闽教社开发了运行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平台的闽教版小学英语APP软件,实现了点读、复读、翻译、学习计划提醒、难点跟踪等功能,现已逐步覆盖全省;在与软件机构合作的基础上,研发出“闽教版英语听说读写智能学习系统”,并入选莆田市装备中心的班班通信息化授课课题项目。闽教社还将“互联网+”思维,贯穿整个出版企划流程:从选题策划、发行销售到营销推广,从天猫自营到微博、微信营销,新的改变和新的方法让闽教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闽教社在企业快步转型升级的当口,加快了产业链的延伸。通过创建复合式文创空间和幼儿教育产业,探索多元发展模式。

  大梦书屋的蓬勃发展,已在省内树立起“大梦”品牌,有综合性商圈邀请入驻,多家企业及个人前来洽谈加盟,可以预见“大梦”文创品牌正在催生新的出版产业链。此外,闽教社还希望通过进驻高校的方式,在扩大书屋自身品牌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集阅读、沙龙、休闲、志愿服务于一体的人文体验和社会实践场所。

  在跨界产业融合方面,闽教社依靠自身品牌和资源,计划联合极具实力的幼儿教育团队,建设具有品牌竞争力的幼儿园所。首个园所将建成一个拥有12个教学班的普惠制幼儿园,作为闽教社附属幼儿园的示范性旗舰园,并以此为标准,实现向其他区域的复制发展。

  结语

  对传统主业阵地和学术文化精品的坚守,是闽教社对50多年出版事业的忠诚守护和对人文理想的坚定追求。出版产业跨界延伸、多元融合亦为大势所趋,唯有投身其中,才能把握时机,乘风破浪,闻得彼岸花香。不论出版产业路向何方,闽教人总会带着其不变的文化情怀,肩负其“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的使命,在“开智启蒙、惠泽生命”的理想之路上坚定前行。

[时间:2015-07-0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