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只印刷,这些产业通通都要“走出去”!

走出去印刷出版产能

  •"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走出去”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意义就在于,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不断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意识到了这一重要意义的所在,打开国际化发展的大门,对产业来说的确不失为一种发展思路。

  印刷企业 亟待走出去

  印刷企业,力求发展,必须要走出去。“走出去”,有两层意思。其一,有“走出来”,当然就有“走进来”,一进一出,动态平衡。其二,“走”的形式,可以是拓展海外版图,也可参加国内外的印刷展会。国外印刷企业能够走进来,那国内的印刷企业理应要走出去。走出去,才能不断拓展公司业务;走出去,优秀的产品才能被世界所了解与认可。前景无限好,只待印企跨出第一步。

  据统计,2012年我国印刷业实现总产值9510.13亿元,约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60%、文化产业总产值的20%。印刷业是我国制造业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高超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生产成本、及时的供货服务使国外出版社和相关企业纷纷把订单投向中国。在我国版权输出依然处于逆差的今天,印刷业已大步走进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尖兵。

  出版走出去 硕果累

  近年来,随着出版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重点工程已成为推进内容“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出版“走进去”的重要抓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合作)、中外图书互译计划、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计划、边疆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扶持计划、图书版权输出普遍奖励计划、丝路书香工程等8大工程,基本构架了内容生产、翻译出版、发行推广和资本运营等全流程、全领域的“走出去”格局。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必然带动版权输出的持续增长。经初步统计,2014年我国共输出版权10171项,与2013年相比增加95项。比例结构不断优化。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出版物版权贸易逆差大大缩小,从2003年的15∶1缩小到2013年的1.7∶1,2013年版权输出10401项,超出“十二五”规划目标3000项。

  “中国产能”走出去 互利共赢

  中国产能“走出去”战略与众多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战略高度契合,而产能合作成了双方战略的最大交集。这种源自各自发展所需的“不谋而合”让人们普遍看好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景,专家认为产能合作将成今后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的特色优势。

  产能“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机遇所在,但理有必然、事无必至,企业“走出去”并不意味着都是成功故事。专家指出,中国产能“走出去”既面临歧视性政策壁垒、政治动荡等客观障碍,也面临盲目投资、恶性竞争等主观问题。隆国强指出,一方面国家层面应该加强统筹谋划,企业也必须避免一哄而起、恶性竞争。

  造纸行业走出去 实现变革 

  造纸行业当前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收缩,除了包装纸还是正增长,总产量以及到各个主要纸种,大部分呈一个收缩态势。第二个词叫分化,大企业集中度提高,小企业淘汰出局加快。第三个词就是变革,变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我们在最近的会议里头提出过,其中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重要的变革举措。

  造纸行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造纸行业走出去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一些造纸及造纸装备企业开展了与“一带一路”国家业务合作,并取得良好业绩。造纸及造纸装备企业走出去,对缓解当前产业过剩困难局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走出去也是构建全球浆纸产业高端价值链,以及国际浆纸产业新秩序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结:

  加快推进产业走出去步伐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积极的出台“走出去”的支持政策。包括编制境外经济合作区国别产业投资综合指引,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利用中央财政现有专项资金支持政策,逐步扩大资金规模,优化资金安排结构,开展以境外股权、资产等为抵押提供贷款,对企业境外投资提供融资支持等等。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拉动出口的同时还能加快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更能加快国际化发展水平,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时间:2015-07-08  作者:hdy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