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南浔实验小学与浙江图书馆嘉业藏书楼签订合作协议,嘉业藏书楼授权南浔实验小学可在合作期限内,在藏书楼管理部内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嘉业藏书楼郑宗男主任与南浔实验小学李小康校长在协议上郑重签字、加盖公章。
协议中明确指出,在合作期限内,嘉业堂藏书楼将开放雕版库房、印刷室和装订室,提供讲解服务,南浔实验小学学生可在教师带领下,开展相关体验活动。这一合作协议签订,意味着南浔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入一个新里程。
雕版印刷技艺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浔嘉业堂藏书楼一直保留着这悠久的历史文化。学校开展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江南古镇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在浙江省文化地图中占据了一隅之地,其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其保留雕版印刷技艺历史悠久。
据了解,雕版印刷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艺术工艺,它通过在梨木板上刻字,然后在用纸将所刻内容印到纸上的方法,来完成一本书的印刷过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嘉业堂藏书楼不仅以收藏古籍闻名,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外。藏书楼现藏有近20万片明清以来的古籍版片,并采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籍线装书籍,是全国最大的线装书加工基地。2009年5月南浔区正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3月,南浔区又被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综合区。
结合南浔区“非遗”保护、传承的特色和南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浔实验小学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其中,三年级学生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历时5个月开展了“雕版印刷”这项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乡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进一步让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把学生动手印刷的作品装订成线装书进行展出;邀请全校师生参观“雕版印刷”作品展,在校园里刮起一股普及“雕版印刷”的知识风。
学校在开展这项综合实践时推出了系列活动: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雕版印刷这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收集“雕版印刷”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进行整理;邀请嘉业堂邀请专家进校园作雕版印刷的专题报告讲座;学生参观嘉业堂藏书楼及雕版库房,近距离地和雕版来个“亲密接触”。学生还在藏书楼印刷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与制作雕版印刷品,动手学习装订制作线装书。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学校把学生自己查找的资料收集整理,学生动手印刷的作品装订成线装书,在班级黑板报和学校橱窗进行展出;在学校走廊上挂上美化装裱好的雕版印刷图画;邀请全校师生参观“雕版印刷”作品展,在校园里刮起一股普及“雕版印刷”的知识风;并把采集到的录像、照片、采访记、活动感想等资料制作成微课展板,在学校以及小区里进行展览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和南浔人民了解祖国和家乡的传统文化。
该校301班学生沈傅望欢说:“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雕版印刷,感觉真的很神奇。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传承和发扬。”302班金诗涵同学也发自内心的感叹:“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雕版印刷,这在别的地方不一定能看到,我在家乡的藏书楼里能看到,真是感到幸运而又自豪!”
学校把“雕版印刷”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主题,正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的一次尝试。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从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向学科和活动共同组成的新课程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单纯结论教育向过程教育的转变,学校把‘雕版印刷’作为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主题,正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的一次尝试。”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1.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激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
4.美化校园环境。
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还提出后续设想:学生在藏书楼专家的指点下初步学习一些认读古籍常识;积极编撰雕版印刷地方课程校本教材。把学生自己亲手印刷的《唐诗三百首》、《蚕桑萃编》等浅显的古文编进实验小学校本地方课程,以学生印刷的古文或图画,配以现代文和注释等,分年段阅读、诵读并普及,让学生从小沉浸于美诗、美文、美图之中,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等。
该校李小康校长说:“我们开展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局限在一个年级的短期、阶段性的活动,而是要推广普及到全校范围内,这将是一个漫长、延续性的活动。”
[时间:2015-07-06 来源:湖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