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电子书和从前不一样?一探究竟

电子书

  2015年,“互联网+”为许多领域打开了发展新思路。当《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将目光聚焦于当前的电子书领域时,猛然发现,电子书也和从前不一样了。

  生产方式不一样

  以往,我国电子书多是纸质图书的PDF版,甚至是纸书的扫描件,现在的电子书不一样了。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在搭建第三方电子书平台,公司董事长宋旅黄向记者介绍,对于出版社的电子书,该公司已经不只是简单地收集、加密、销售,而是有再生产的过程。他们要对图书进行转码,对格式进行再加工,经过再加工的图书,是流式的,其在两块屏幕——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上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界面,十分友好。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朱庆说,该社的百科类图书较多,如《中国新文艺大系》等,对于这类图书,需要做的是将图书进行拆分再开发,将图书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以方便读者使用。

  除了经过再生产的图书外,2015年,原生电子书也大行其道。不少出版单位重视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同时上市。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卜慧介绍,该社的《大英雄本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年鉴》等原生电子书都在市场有优异的表现,对于馆配而言也是如此。和经过再加工的电子书一样,原生电子书和以往由纸书衍生来的电子书更是有着表现形式、时效性等方面的本质不同。

  产品形态不一样

  如果说单本电子书是单个细胞,那么产品包就是由电子书形成的组织和器官。目前,电子书产品形态也与以往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三方电子书平台上。第三方电子书平台可以向图书馆等机构提供和以往大不相同的产品包,这是第三方电子书平台的亮点,也是其“大手笔”之处,更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宋旅黄介绍,多年来,电子书馆配商向图书馆销售以出版社为单位的书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库”容量大,价格低廉。但是,如今情况不同了。由于电子版权意识提高、电子版权费用增加等原因,出版单位不肯再超低价出售电子书,也由于“库”里内容庞杂,整理困难,使用不便,图书馆精力有限等,图书馆买“库”已经不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该公司除按单品种提供电子书外,正在探索对从出版社购买的大量电子书资源按学科、图书馆分类法等进行资源融合,科学分类,横向组合,使其成为更有价值的数据资源包。

  人天书店数字资源中心采购部经理王丽红介绍,对于人天书店而言,600多家学校图书馆、200多家出版社的入驻,使公司的电子书平台拥有了大量的电子书资源。平台为这些单位分别建立健全了门户,双方不仅可以通过平台采购出版资源,也可以通过平台方便地整合、组合资源,拿到更有“干货”的资源包。

  用户体验不一样

  事实上,不同生产方式生产的不同形态的电子书,带给读者的体验必然大不相同。

  对于新时代的电子书而言,方便、快捷、亲切、友好,满足读者需求应该是不变的宗旨。对于百科类图书,正如朱庆所说,他要将词条碎片化,有利于查阅。对于三新公司、人天公司而言,他们要使图书由图片式变成流式,在这些方面,读者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

  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带头人施永勤说,由于纸和屏幕两种介质不同,电子书本就应该和纸书不一样。着重于屏幕阅读的电子书需要更多的互动性、参与性,才能体现电子书的优势。如果进行深度挖掘,很多时候,一本电子书甚至能变成一个平台,给用户不一样的体会。她举例说,美国的一家电子书公司针对少年儿童开发电子书,读者只需输入姓名、照片、爱好等信息,一本包含读者姓名、照片的,体现读者阅读偏好的个性化电子书即时生成,给读者以巨大惊喜(该公司后被谷歌以70亿美元收购)。这样的用户体验,也许正是我国电子书所应追求的。

[时间:2015-07-02  作者:范占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