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
5月末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339元,增长9.4%;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6390元,增长11.3%;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864元,增长9.8%,全都快于同期GDP增长7.4%的速度。
中国网刊登财经评论人谭浩俊文章表示,虽然个中不乏被平均的现象,但是,员工收入增长能够快于GDP增长,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社会财富分配正在朝着相对合理的方向转变。问题是,劳动者收入刚刚有些起色,且多数劳动者收入的起色还比较小,企业就开始抱怨了,官员及其专家、学者也开始议论了,纷纷认为,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对企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
贸然一听,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在企业其他方面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挤压了企业的利润,挤压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特别在目前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容易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冲击和影响。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可能问题远不象企业和官员等的想象那么简单。要知道,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中国经济总量也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二了,难道还要用廉价劳动力来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吗?难道还要让劳动者省吃俭用为企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吗?
文章认为,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也是十分落后的思维。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吗?不就是要让广大居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质量越来越高吗?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难道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吗?要知道,就算近一、两年来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有所增加,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低于二十年前,仍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步。尤其是平均收入线以下的劳动者,更是收入增长十分缓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步的现象更为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美国经济已经强劲复苏,前几年处于十分危急状态的欧洲,除希腊等少数国家之外,其他国家也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复苏迹象。相反,2009年就已经公开表示“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却仍处于下行态势,仍在探底。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始终难以见效。其中,居民购买力不足,是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不强的最主要因素。
居民购买力不强、消费欲望不足,除了消费观念存在一定差异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工资增长缓慢。要知道,虽然从绝对额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比三十年前高得多了,居民应当可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了,生活水平也比过去提高多了。但是,不要忘了,过去引以骄傲的全民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免费住房等,也都在市朝改革中逐步转化成由居民自行承担的支出,至少,已成为居民支出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住房消费,在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下,已经严重制约了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费。那么,收入增长的“含金量”是否要打折扣呢?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是否在相对下降呢?
文章指出,居民购买力不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中,从政府到企业,都把如何控制劳动力成本当作企业的竞争力,是最令人头疼的事,也是最需要引起警觉的事。
试想一下,如果经济转型的步伐快一些,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强一些,就完全有条件满足工资增长的需要的,甚至可以加大劳动力工资增长的力度,劳动力红利也会继续成为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手段。问题就在于,这些年来,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没有真正看到创新的重要,没有看到经济转型的重要,而过多关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了,总在想方设法控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寄希望于劳动者既跑得快、又不吃草。自然,在面对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时,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但绝大多数企业都能承受,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管理精细等手段,能够有效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甚至可以为劳动者提供更好的收入待遇。从中国劳动者的实际情况来看,收入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企业在创新方面能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竞争力仍然会很强,“劳动力红利”也仍然会存在。
应当提醒有关方面和企业的是,不要总把眼光放在与越南、印度等国家比劳动力成本上升了。对中国来说,要想真正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真正增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追赶的目标还是要放得高一些,对企业创新、经济转型的目标也要放得高一些。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能够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和创新,迫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只有这样,劳动力红利才能够维持。在资源消耗、环境利用等方面已经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劳动力红利”仍有可能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优势。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还能解决两个最为现实的问题。一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缓解社保基金的压力,因为,收入基数的提高,也能对社保基金的增长带来积极的影响。
文章强调,中国经济必须通过转型才能满足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试想一下,如果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管理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技术一直处于类手工操作阶段,那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自然无法承受。反之,则完全能够承受。这就是为什么高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都能提供高收入的主要原因。对中国来说,“劳动力红利”并没有消失,消失的是对科技的敬畏和创新的认知。
[时间:2015-06-16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