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梧州日报》印刷的发展历程

《梧州日报》印刷发展

  《梧州日报》从委托代印到自行印报,从铅字印刷到胶印,从平板双色印刷到高速轮转彩色印刷,我见证了整个发展转变的过程。

  1979年,梧州市委大力支持《梧州日报》复刊发行,报社领导班子很快组建而成。为了让《梧州日报》能赶在1980年4月1日复刊发行,与广大读者见面,所有工作人员不分上下紧锣密鼓投入到各项工作中。那时候,报纸由国有企业印刷厂代印。那年,我作为回城知青,来到印刷厂,分配在铅字排版车间报纸班当一名学徒。

  当年报社在一间只有60平方米左右的旧楼房办公,成立当初办报人员只有10多人,受场所限制,一部分工作还要到市印刷厂办公,比如改动报纸内容、改清样以及版面调整。还专门有一人负责送稿件和晚上的电讯稿件到印刷厂报纸班。不管天气如何变化,风吹下雨,或半夜一两点钟,都必须准时送达,以保证当晚报纸印刷。特别要说的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电脑、传真机之类电子产品都还没有,只靠一台陈旧的大个子电讯接收机,有时文字不清晰,得用放大镜来看,有时还需要几个人一起推测文章里模糊的字是什么。从事《梧州日报》拣字的工人有11人,分日夜两班工作,夜班从11时起,到凌晨3时多才下班,那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当时报纸班,工作场所面积只有9平方米左右。在9平方米的地方摆放四个大铅字木架,八字排开,字盘架高度有讲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宽更不能超过人手臂长度,字架低了会碰膝盖。每一个大木架由十多个小木柜组成,小木柜能存放几百个铅字,一个大字盘就有2万多个铅字,字房中间还放有一张工作台,这样字房走动空间更小,左右也就一米多。另外还有一个大号字体存放字房,离工作室有10米距离,面积100多平方米,它能存放五大排木字架,木字架长5米,高1.7米,能存放1万多个铅字。铅字不论大小,存放都有规律,全部按笔画顺序排列。

  组排一个报纸版面,有好几篇文章,文章少则几十个字,多则千字以上。先由拣字工人一个个从字盘架拣下来。每个字的仓位很小,只有一个拇指那么大,要很小心拿。而且,从字仓小格拣下来,铅字分上下面、头尾,不能倒放。因此,拣字工人既要熟记存放铅字的位置,还得熟读文章。按规定,拣字工人一个小时要拣2000多个字,文章的差错率在0.2%内,否则误差多了会增加校对负担,也影响印刷、发行等各个工作环节。拣完字,就要按报纸版样排列,不能马虎和急躁,然后经过一系列清样校对,确定无差错后,再上机印刷。

  1984年,一幢报业大厦落地建成,它就在今天桂江一桥头小南路口71号。那时候,报社购进一批设备,但排版印刷工作还是由市印刷厂报纸班担负。报社每天凌晨4时,派人用木板车把当晚要印刷的《梧州日报》运到印刷厂。由于距离远,有一次在搬运过程中,造成铅字版散落。经过这一失误,报社决定成立印刷厂,并把二楼作为铅字房工作室,负责《梧州日报》的组版工作。当时七八个工人分工合作,摆字盘架、存放铅字,上设备,大家经过一段时间艰辛劳动,终于完成上马一条印刷及组版编排流水线。

  那时,还是沿用落后陈旧的铅字技术印刷,报纸还是黑白单色,工厂场地由于使用烧铅技术,车间充满臭气,满地油墨。后来,随着报社不断发展,在生产设备上投入资金,又购进一批当时比较先进的激光照排机,还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新技术,提高工人队伍技术水平。从此,梧州日报在印刷方面跨进了一步,也告别了铅字印刷工艺。

  报社随着岁月成长,新的梧州日报报业大厦在现今长洲区新兴二路建成,印刷技术也向高新科技行业领域进军。经过几代报人共同努力,现在报社拥有现代高科技数码印刷机,实现了高速轮转彩色印刷。

[时间:2015-06-09  作者:郭幸生   来源:《梧州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