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科技张智彦:在逆境中壮大争做印刷界精英

逆境印刷精英

  在新媒体、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纸质出版业还是印刷业,其整体发展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许多曾经业绩辉煌的老牌香港印刷厂都难逃关门歇业的命运。香港传统印刷业,整体上已呈现“夕阳西下”的颓势。
  
  然而,一家名叫“香港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高科技)的印刷企业,在董事长张智彦的带领下,用心挖掘市场潜力,从专注于“校园产品”开始,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并引进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和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使得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业绩,在香港印刷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中逆流而上,渐渐崭露出“新一代行业精英”的蓬勃姿态。


  张智彦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平凡的书香家庭,父母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学教师。1981年,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张智彦和妹妹一起,随父母移居香港,开始了全新生活。初到香港时,举目无亲的一家四口过着清苦的生活。由于不会讲广东话、文凭也不被香港承认,父母二人只能白天到工厂做苦工,晚上在一些私立教育中心教普通话。
  
  挖掘潜在需求专注特色产品
  
  采访中,张智彦回忆说,当年香港很难找到学习普通话的教材,也没有能够快速打印出汉语拼音的植字机。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降低印刷成本,他的父母就开始独立编写教材,并购买了一台植字机进行自主印刷生产。就这样,父母出于教学需要的一个“无奈之举”,却引领他们从此踏入了印刷行业。香港高科技的前身──“联兴印刷公司”也由此成立。
  
  张智彦对记者说,香港大多数学校每逢开学或招收新生,都会制定一些校刊和学生手册,并且,特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学校更新设备、增建新校舍等,而校方也会将这些举措编成特刊进行印刷出版。但香港当时很少有印刷厂专门承接校刊、特刊的制作印刷,香港高科技及时看到了这个潜在的市场需求,于是开始专注经营“校园特色”业务,并且很幸运地与香港最着名的中学之一─英皇书院,签下了公司的第一单校刊生意。此后,“拔萃男书院”、“拔萃女书院”、“喇沙小学及中学”等香港名校也都赫然出现在香港高科技的合作名单上。有个性化的设计,再加上高品质的印刷质量,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校刊等印刷任务交付给了香港高科技。

  提升竞争力技术和人才是关键
  
  1993年,才20出头的张智彦就已经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事务上。虽然早已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张智彦却有着年轻接班人少有的认真、诚恳和勤于思考的工作态度。在公司的发展规划上,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并且有自己的一套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张智彦多次强调,印刷业是个需要高投入、高质素人才的高门槛行业,印刷技术的改进以及人才的引进对公司的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刚接手公司时,张智彦就斥资200多万购入了当时最先进的分色机。而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并且多数校刊需要在九月前后交付产品,因此公司急需提高印刷速度和产品质量。2011年,张智彦及时购入了一台名叫小森GL-400+H-UV的最新型印刷机,为公司解决了燃眉之急。以往,普通印刷机印出的刊物,要存放数日才能使油墨完全晾乾,而这种小森印刷机的油墨晾乾时间几乎为零,并且印出的产品色彩更鲜艳,效果更好。
  
  此外,为了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产品要求,并且能够生产出更加个性化、时代感更强的产品,张智彦在广东江门市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专门配合香港的印刷业务。他介绍说,这家设计公司拥有专业设计师近70名,其设计水平已经能够完全满足高效、个性、专业的产品需求,这也是张智彦极其重视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的结果。
  
  由此看来,专注挖掘市场需求、重视科技和人才,并拥有勤力踏实、诚信诚恳的工作态度,就是张智彦多年来的经营之道。
  
  冀港人反思现状找回“老香港”精神
  
  谈到对香港近年来社会发展、尤其是印刷行业发展的看法时,张智彦认为,如今香港的一些印刷企业经营者态度消极,盲目屈服于新时代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没有主动挖掘尚具潜力的市场需求,导致印刷行业整体止步不前。相反,大陆年轻一代却开始奋起直追,拥有香港年轻人缺乏的谦虚态度和创新精神。香港人应当对今后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找回诚信、踏实、自食其力的“老香港”精神,努力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正能量。
 

[时间:2015-06-08  来源:大公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