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阅读
儿童节前夕,网上网下的书店和出版商们迎来了每年一度的童书盛宴,“亲子”、“爱心”、“育儿”、“成长”……许许多多的主题,包裹着无数儿童书走上市场,各类机构、专家轮番上阵,推出自己的推荐书目。
儿童阅读至关重要,本来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不过,每年一次例行的风潮,是否真的有助于儿童阅读状况的改善?著名出版人、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倪延风说:“不够,力度远远不够,国人这些年来的阅读,肯定是下降的,儿童阅读亦如此。市场的反应本来是正常的,政府也有一些推荐、倡议的活动,但是不能常态化,真正的效果也很难保证。”
孩子应该有选择权
《宝宝性格养成》、《上好孩子第一课》、《聪明宝宝》、《能力培养》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儿童图书,究竟孩子爱不爱看,谁有没有问过孩子自己,许多批评都指向出版社的功利倾向,“童书不是给孩子出版的,而是给家长的出版的。”
究竟是给孩子看,还是给家长看,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选择题。倪延风说:“当然,小孩子可能确实存在判断力不够的问题,很难在众多的书籍中寻找和选择到好的书籍,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迎合家长的兴趣,而不顾小孩子究竟喜不喜欢,显然是不对的。”
儿童究竟喜欢什么?对此,倪延风说:“可能有人觉得这个是小孩子喜欢的,那个是不喜欢的。其实,小孩子的阅读是非常广泛的,往往是抓到什么看什么。我小时候,儿童读物还很少,基本上是有什么看什么,看了许多成年人看的书,甚至有些书在现在看来是非常无趣的,但那时候也看下去了。现在的孩子也一样,不要把儿童阅读限定在某些范围之中,这些是儿童读物,那些不是,不应该有这样的区别。”
更多时候,儿童读物的出版,往往有着明显的特征,诸如世界名著儿童版、科普读物、童话等,倪延风说:“不要一窝蜂地去出版那些名著之类的,儿童自己应该有选择权,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养了一只猫,他可能就会去读一些怎么样养猫的书,这有什么不好呢?因为兴趣,而最终获得了知识,这是正常的状态,因为要学习知识,而去读书,并不符合小孩子本身的年龄特征。”
给儿童选择的权利,也并非放弃了成年人的指导,倪延风说:“当然,可以有一些倾向,但这种倾向本身,也应该是广泛的,但凡可以读的、适合读的,都可以推荐,而不要觉得小孩子就一定要读童话,读名著。”
有政策难落实
市场追逐节日效应,抓住儿童节大做文章,节日过去自然销声匿迹,本来也是难免的,在倪延风看来,改善阅读的状况,更重要还要依靠政府的推动。
过去许多年来,国民阅读状况一直都在下降,儿童阅读亦如是。倪延风说:“恢复阅读,推动国民阅读的提高,需要政府的力量。儿童阅读尤其如此。每个人都知道,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一生阅读的开始,这个时候的阅读,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阅读习惯。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也很重视,这些年来,也开展很多推动阅读的活动,针对成年人的,针对青少年儿童的,都有很多,有些出版机构也会做一些相关的活动。但是很显然,力度远远不够。或者说,很难真正得到落实,效果自然也就不佳。”
有政策却没办法变成现实的力量,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是许多关心阅读的人士所忧心的,倪延风说:“在有些国家,可能已经有非常好的阅读传统和风气,不用政府多操心,也不用政府去主导提升国民阅读。但是在中国,面对这些年来的阅读下降,政府应该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才能有改善的可能。问题在于,落实非常麻烦。一方面,政府的倡导往往都是指导性的,没有细化的执行方案,落实的效果就很差;另一方面,上级的指导性意见,到了基层,真正接触到每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形式主义,就好像以前报道过的农家书屋一样,成了摆设,农民根本看不到,或者不去看。儿童阅读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去年政府采购连环画,在全北京的小学配送,开始准备每个班级一套,后来改成每个学校十套,这些连环画进了学校的图书馆,我很怀疑有多少小学生会去看。以为的经验,我觉得很难保证效果。”
另外,学业本身的压力依旧是阅读最大的障碍之一,倪延风说:“文化课依旧是最重要的,这毫无疑问。尽管我们有一些举措,鼓励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但是本身教育的模式就是那样,考核的标准摆在那里,怎么鼓励课外阅读,作用都不会很大。”
建立好的推荐机制
阅读状况堪忧的时代,出版却异常的繁荣,指向儿童的出版市场也同样如此,甚至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机构发布推荐书目,进行图书评选,但这些举措,是否真的能让小孩子读到好书?
倪延风认为情况并不乐观,他说:“首先一点,给小孩子推荐读物,千万不要推荐和学业相关的,诸如学好英语、学好数学之类的,孩子往往一看就火。至于课外阅读的推荐、筛选、评选等也很多,但是问题也不少。首先,范围很窄,规定不能怎样,需要怎样,诸如富含知识性、文学性等,主旨可能是好的,希望小孩子读到好书,但是效果则不佳,范围窄、风格都一样,小孩子怎么会喜欢呢?其次,品种很少,政府推荐100种,可能不止100本,有的一种有好几册,即便如此,还是太少了,为什么不把所有能读的都推荐呢,非得要限定多少种呢?其三,那些政府推荐的书,一般也都能得到执行,新华书店的架上也都有,但是这远远不够,一个人可以读完所有推荐的书,但他能把所有推荐的书都买下么?一般人很难,经济的压力很大,更不用说低收入人群,经济上的承受力就更小了。”
儿童阅读,不一定只是家长的责任,社会也负有重要的责任,倪延风说:“应该有一些阅读的公共平台,真正让孩子们能够在这里活动、阅读,我们现在很缺这个,把所有的责任都压到家长的肩膀上,这显然是不够的。”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课外阅读和学业的冲突从来都存在,倪延风说:“怎么解决,很难。教育体系如此,考试、升学一系列完整的规则,把孩子们限定在一条固定的成长道路上,甚至连孩子们的时间分配,都基本上安排好了,一方面,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的阅读,另一方面,也没有动力去进行课外阅读。现实如此,读教科书可以考高分、考名校,但是读课外书,能干什么呢?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把阅读纳入到教育体系之内,纳入到考核和评价体系之中,我想,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儿童的阅读必然会提升。”
阅读是综合性的事业
阅读需要推动,也需要条件,养成阅读的习惯,要从儿童开始,但绝不是从儿童节开始。怎样才能真正建立一种鼓励阅读的社会环境,从小培养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呢?
倪延风说:“解决儿童阅读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事业,不光是呼吁家长多买书,呼吁孩子多读书就可以,还要建立一系列的条件。我想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不能光是提倡,而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同时,也不一定非得扶持出版单位,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建立能够读书的地方。比如社区图书馆,对孩子们来说,既是活动的场所,也是阅读的场所。”
物质条件之外,阅读的意识同样至关重要,倪延风说:“全社会应该有一种比较强的阅读意识。事实上,咱们目前远远没有这样的意识,国人的意识,全都是考学上面,有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孩子出生,他在微信圈发言说‘我的孩子离高考还有多少多少天’,这样的意识早就深入到很多人的思想里,怎么培养起来孩子阅读的兴趣呢?”
有时候,阅读并非一定是读书,体会历史的沧桑、大自然的美丽,也是一种阅读,倪延风说:“我在欧洲经常看到他们的学校组织学生们去参观文物,去郊外旅行等,有的甚至是跨国的。当然,欧洲一些比较小的国家,两国之间不过两小时路程。我们也有这样的活动,甚至教委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大家定一个地方,博物馆之类的,到那儿就解散了,任随学生们自由活动,只要到点儿集合就成,变成了一种形式,就是为了应和上级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
如何改变儿童阅读的现状,倪延风说:“很难,首先得改变教育理念,但是这么多年了,教育理念都没能改变,可见难度之大。其次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倡导。其三,要有好的阅读意识,这也很难。最后,要创造阅读的条件,如果考试依旧是最重要的社会评价系统,没考上大学,连工作都找不到,孩子们都被迫奔走在考试的指挥棒下,还谈什么儿童阅读呢?”
[时间:2015-06-01 作者:周怀宗 来源:北京晨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