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按需出版按需写作
最近,“互联网+”的话题在出版界掀起一股热潮。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自己在这热潮中不能置之度外,作壁上观。但究竟怎样才能参与到“互联网+”中,究竟什么才是“互联网+”,尚且议论纷纷。近期有些报道中,存在不少对于“互联网+”的误解。而事实上,“互联网+”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它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现实。
按需印刷,让零库存成为可能
不久前,媒体参观了一家图书印刷企业。这企业和其他印刷厂很不一样。这那里看不到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的繁忙景象。这是因为他们一本书不是一次就印成千上万册,而是笃悠悠地等待各方“指令”。这“指令”来自读者。比如有读者说,他想要一本线装版《弟子规》送给孩子,扉页上还想印上孩子的名字。接到“指令”后,印刷企业的机器立刻运作,不到半个小时,一本私人订制版《弟子规》就下线了。价格也就200多元。
有时候,读者的“指令”很特别。比如,想要某一部书中的第几页到第几页内容,机器也立刻运转,很快一本独一无二的“选摘本”就做成了。
这就是现在渐成风尚的“按需印刷”。企业负责人告诉媒体,在“按需印刷”的生产链上,他们其实只是一个中间机构:对上,获得出版社的图书授权,对下,接受读者的订单,然后就做一本令上下都满意,自己也能获得收益的定制版图书。
在青年报上一篇“"互联网+"在出版界”观察报道中,专家就曾指出,“互联网+”,不是简单地“+互联网”,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全新思维,就是以读者(受众、消费者)为导向,力求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逐步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按需印刷”其实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互联网+”模式,一本书印多少,不是原先出版社拍脑袋决定,而完全由读者说了算。真正实现了“先消费后生产”。当然,现在“按需印刷”定价还比较高。一旦“按需印刷”各种标准统一,成本下降,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
“按需印刷”是解决图书库存问题的良方。据统计,中国目前出版机构的库存码洋(图书标价总和)居然比实际销售码洋多150亿元,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已经拉大到1.77比1,也就是说,库存书比卖掉的书要多得多,压力极大。大部分库存书都是在出版社拍脑袋之下生产出来的,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印出来的书没人买,自然也就只能入库,最终化为纸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现在读者要多少印多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现在一些出版机构还将读者的意见纳入图书编辑中,比如编辑要出一本书前,就会将自己的想法在网上告知读者,再根据意见决定要不要做。
按需写作,但不放弃阅读引导
出版界另一种更典型的“互联网+”模式出现在网络小说圈。现在的网络写手不再是过去那些关在书斋里一心著书的作家,写手通过网络时刻与读者保持互动,读者的意见会在小说中充分体现。现在还兴起一种“打赏”机制,读者觉得写手写得好,在支付订阅费用之外,还会额外给写手“赏钱”,有的读者出手阔绰,一扔就是100万。当然,识趣的写手不会白拿人钱财,打赏者的喜好,甚至可以决定小说的未来走向。
媒体还曾关注过一种“微信小说”。作者将微信朋友圈中的读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读者的喜好,创作不同版本的小说,即所谓“你定制我写作”。读者想看什么,写手就写什么,读者看到了自己喜欢看的,写手赚到了自己想赚的金额,可谓皆大欢喜。这也等于是将“互联网+”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这也引起了新的思考。有专家指出,“互联网+”强调消费者为导向,这并没有错,但如果出版界一味迎合读者口味,最后连“三俗”的东西都可以登堂入室,从长远看,这对读者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导致国民阅读水准的滑坡。所以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互联网+”固然要考虑读者,但同样不能放弃引导。“我自己平时常利用微博推荐好书、分享阅读体会。”拥有近1000万微博粉丝的张颐武认为,不仅书评家们要向大众推荐好书,新媒体平台也应加强好书推荐,“数字化时代更需要推进全民阅读,引导全民阅读。”
[时间:2015-05-14 来源:慧聪印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