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未来不再需要8%的GDP增长

GDP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在既定的路线上调整和前行。2015年一季度GDP增长为7%,完成了稳增长目标。与此同时结构调整的效果亦初现——在投资、贸易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为GDP增长贡献了60%,成为目前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表明经济转型在继续进行。

  在2012年中国GDP增速“破八”之后,经济下行的压力逐渐明晰,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敏感,是不是就此进入了通缩?股市的“凶猛”会不会吃掉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近日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就此向记者作了分析。

  未来需要8%的GDP增长吗?

  如果将看好经济理解为总量的增长,林采宜认为总量增长会持续放缓。

  但是GDP增长9%还是6%并不重要。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标,而是保就业,保增长的目的不是为增长而增长,就业才是增长的底线。美国最高就是4%,也觉得挺好,为什么我们就觉得7%就很坏呢?速度本身是中性的。

  前几年为什么强调GDP?是因为前几年中国正好处于劳动力人口增长的上升期,每年市场上出来1000多万就业人口需要消化,如果增长速度消化不了就业,那就意味着20%的人毕业就失业,所以增长一定要能够吸收劳动力,否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首先是人口结构出现了拐点。从2013年开始,每年就业人口缺口是300万,也就是说新进入市场劳动力的人口出现拐点,退休人口数量超过进入市场的劳动力人口,每年劳动力增长成了负300万,如此一来对经济增长压力就小了,增长速度的要求就比以前低。

  第二,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2013年第三产业超过了制造业,去年第三产业在GDP中占到47%。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其每单位GDP增长对劳动人口吸附率高于制造业,比如说开早教班,吸收的单位GDP产值比开钢厂高多了。这种情况下对GDP增长的要求又低了,所以未来真的不需要8%的GDP增长来保持就业。只要就业不是问题,速度就不是问题,速度是中性的。

  比通缩更可怕的是通胀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市场上有不少通缩的声音。林采宜认为,中国离通缩还有段距离,但压力是存在的。这种通缩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关系,会导致上游产品下降,因此通缩压力很大。

  很多人将通缩理解为需求不足,林采宜认为更多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输入性通缩。因为大宗商品是可贸易,可输入性的,带来制造业价格下跌,但服务业价格在增长,这说明通缩是输入性,不是需求下降所导致。如果是完全内生的通缩将表现为大量失业,劳动力价格下降,而现在是劳动力价格上升。如果是需求不足,不会是这种现象,因为劳动力是不可转移的。

  目前通缩对中国负面影响不大,但如果是通胀就很可怕。从2008年至今,M2(广义货币)占GDP比重从153%涨到191%,作为高流动性的资产,如果占GDP总额高,说明最近10年流动性是增长非常快的,但为什么没有引起普遍通胀呢?因为都进入了房地产。水多了总是要泛滥的,会推动资产端价格上涨,尤其大幅推升房产这种大类资产价格。

  输入性通缩对实体经济伤害也不大,没有导致失业。没有影响失业,就没有影响消费,因为失业和就业率成正比,对实体经济伤害就不大。如果反过来这么多钱,流入生活当中,导致通胀预期大家都去抢购东西,就很可怕,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种通胀,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冲击非常可怕,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目前来说通缩压力存在,本身造成的伤害可能是对未来投资意愿泼了一点冷水,因为有通缩的因素,大家看经济景气度会带一点“绿”。

  股市会吃掉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吗?

  林采宜认为未来股市到5000—6000点是有可能。但股市与支持实体经济是两个游戏规则。所有人都知道做生意一年挣10%~15%是可持续的,像日本很多家族企业传承下来,而到二级市场炒股票能炒100年,保证每年都翻番吗?

  为什么这么多钱进入股市?很简单,就是实体经济利润连5%都没有。现在就是把钱存在银行100年,都会有较好的利息收入。这种情况下,大家就没有信心经营实体经济。

  所以,首先要给实体经济创造好的税收条件,通过财税制度改革让实体经济有利可图;第二,股市这么好,提供了脉冲式的财富机会,选择做实业还是炒股,政府唯一能做的是吸引资金到实业,通过改革鼓励大家对实体投资,但是没办法阻止投入二级市场。这是短期收益和长期可持续收益预期的问题,政府要改变这种短期预期,只要长期可持续收益提高,短期收益行为才会改变。靠限制股市没用,只要实体经济不挣钱,大家宁愿存银行,所以“堵“是不管用的,要”疏“。

[时间:2015-04-2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