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

纸质图书阅读量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

  ①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比去年少了0.21本;

  ②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8.76分钟;

  ③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54.87分钟;

  ④仅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

  中国人真的不爱读书?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仍在“谷底”,不足5本,远低于早先调查显示的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俄罗斯55本,以色列64本。中国,出版大国,却被称为“世界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会不会是阅读习惯改变了?转向了电子阅读?小编倒是觉得,非纸质阅读也是阅读。

  未成年人群图书阅读量较上一年有提升

  虽然去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出现了同比下降,而数字化阅读的领先势头越发明显,但业内人士认为:传统纸质图书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以未成年人的阅读情况为例,2014年我国未成年人群的图书阅读量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而0—8周岁儿童的亲子阅读对传统纸质图书的需求持续攀升。

  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首超过50%

  调查还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达33.82分钟。手机阅读接触者最喜欢的小说类型为言情,占到26.3%,其次为武侠、青春和玄幻类。

  数字化阅读期待深度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数字化阅读的趋势已经确立,但和传统纸质图书相比,如何避免碎片化的数字化阅读,提升读者的深度阅读体验,是今后数字化阅读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在线和移动阅读的读者比例明显上升,因为阅读方式的局限,“碎片化阅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相对传统纸质图书的深度阅读,数字化阅读需要更加深入、系统的阅读体验。

[时间:2015-04-22  来源:央视新闻]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