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ET瓶包装市场前景乐观

      过去两年来,因为行业产能过剩和原料成本上升,PET瓶包装业跌入谷底。未来几年,产能扩张告一段落,原料成本压力缓解,市场增长比较乐观,中国PET瓶包装业盈利有望回升。


  2003年,业内三家主要企业紫江、中富和翔峰均募集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从而造成了PET包装业产能的大幅扩张,行业产能出现了过剩。进一步加剧了资本支出大、利用率低的局面。此外,PET瓶的原料PET切片为石油衍生品,原料成本占PET瓶成本的75%。PET瓶包装业的产业链地位低下,对于上游和下游均没有议价能力,因此几乎完全承担了油价上涨的压力。


  在经过03—04年产能的大幅扩张后,未来一段时间业内三家企业均无继续扩张的打算。因此,产能利用率将上升。紫江企业04年的PET设备利用率只有50%,05年提高了56%—57%的水平,06年将继续提高至60%以上。


  同时据预计,06年原油价格不会上涨,有助于包装行业原材料价格保持稳定。今明两年国内PTA(PET的原料)和PET的产能都有大幅增加,PET(聚酯切片)的价格也将下跌。这使得包装材料企业的可选择面增加,议价能力增强。PET瓶包装业盈利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中国饮料市场是全球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1999年以来,中国软饮料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虽然软饮料中的碳酸饮料的巅峰期已经过去,水饮料的市场也已经饱和,但热灌装饮料(包括茶饮料和果汁饮料)正当流行。预计,在未来5年中,中国软饮料的消费量仍能够维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等都将成为推动软饮料消费增长的动力。而PET瓶由于具有透明、强度高、重量轻、用途广等特点,将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饮料包装业的主导地位。


  由于PET瓶主要为饮料制造商做包装配套,市场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紫江企业和珠海中富共同占有80%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碳酸饮料领域,为两乐的饮料厂提供包装配套的公司须经过两乐的严格认证,包括PET瓶原料来源、生产设备、技术工艺、质量标准等等。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两乐只授予了紫江企业和珠海中富及翔峰等三家为其提供PET瓶包装。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上述企业在软饮料市场中的龙头地位仍然会比较稳固。


  作为软饮料的主要包材,塑料PET瓶目前在中国软饮料包装中的份额已经超过2/3。此外,中国目前每年大约消耗啤酒瓶40亿只,PET瓶代替玻璃瓶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而且,PET瓶的应用范围还在逐渐扩大,向食用油和医药等领域延伸。

[时间:2006-03-10  来源:信息中心]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