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
4月是宏观经济数据的密集发布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日程,4月15日将发布一季度GDP增速等多项宏观经济数据。国信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预计,一季度GDP将增长7%左右;多家机构根据目前的经济走势分析认为,不排除“破7”的可能性;社科院财经研究院根据1-2月工业、投资等主要数据预测,今年一季度增速可能在6.85%。种种迹象看,中国经济将面临一季度“破7”的风险。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季度GDP若真的“破7”,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大幅超过预期,并加快“稳增长”政策出台。2013年与2014年,中国经济都是在各项“稳增长”的保驾护航中勉强守住了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样的情况在今年有可能重现。去年三、四季度,国内各界围绕中国政府是否应当下调GDP增长目标展开讨论,最终将目标由2014年的“7.5%左右”下调至“7%左右”。如今来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可能远低于各方预期,以至于7%的增长速度都很难守住。事已至此,问题在于该怎样应对?
出台更多的“稳增长”政策将是有必要的,任由经济增速滑落可能将面临更大的风险。3月底以来,国务院连续召开常务会议,密集筹划“稳增长”措施。3月25日,提出将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4月1日,提出要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盘活沉淀的存量资金以更好地支撑经济发展,把“零钱”变成“整钱”,把“死钱”盘活用好;4月8日,提出将从规范涉企收费、下调燃煤用电价格、降低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等方面着手,力争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大众创业,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此外,央行、住建部、银监会三部委及财政部、国税总局先后发文,放松限贷政策、调整二套房贷认定、放松公积金贷款规则、放宽转让免税条件等,力度之大超出市场预期。从这一系列的举措看,短时期内各种政策一同发力,中央释放出了非常强烈的“稳增长”信号。
要指出的是,稳住经济增长只是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任务之一,在各种总量政策的推动下,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虽会有些勉强,问题应仍不大。今年更加艰巨的任务是抗通缩,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带动下,国内物价水平大幅下滑,1-2月CPI同比只增1.1%,距离3%的全年目标相去甚远。在低通胀压力下,货币发行速度放缓,实际债务与利率水平上升,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甚于经济增长率的下滑,需要从货币政策及传导机制两方面作出系统性应对。
货币政策方面,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已经三度降息降准,共计下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0.6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1.3倍。为应对一季度GDP“破7”,预计货币政策还将进一步放宽,从政策规律看,近期可能将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二季度还将有降息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过,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名稳健实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很难在短期见效,一则在股市上涨、IPO放量及地方债置换情况下,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旺盛,货币宽松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可能难进实体经济,而被资本市场吸收;二则实体经济的财务软约束问题依然难解,仍有待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未能疏通前,政策效果需要打上折扣。
因此,在放宽货币政策的同时,也需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尤其要着力解决财务软约束问题,并对资本市场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予以严格治理。应对一季度GDP“破7”风险,不仅要在政策上发力,还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实施的环境,将经济“稳增长”和改革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同推进。
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长可能“破7”,大幅低于年初的市场预期,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十分严峻。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决策层已经并将继续推出系列“稳增长”政策,从财政、货币、房地产等方面全力守住经济增长目标,并将经济“稳增长”和改革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一同推进。
[时间:2015-04-14 作者:安邦咨询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