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论争年表》,(日)竹内实编著,程麻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前几天在一家书店看到一本由日本学者集体编写的《中国近现代论争年表》,2005年中国文联出版社翻译出版。
令我大为吃惊的是,这本书的定价是人民币1580元。一册32开的硬皮精装书,总共九百多页,没有任何插图,印刷用纸极为一般。从任何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定价再怎么样也不应该超过人民币100元。
如果说因为印数少而定价偏高是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这本书的定价也高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况且,这本书的版权页并没有标明印数。
如果以印1000册计——这在目前学术出版物中算是印数很少了,它的总码洋就是150多万元,而其成本应该不超过十几万元。莫非这本书只印了100册?但是这种书并非什么冷僻的珍藏书,不可能定这个印数的呀。
还有一点,在本书正文前的说明文字中还提到,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日本有关机构的资助,这样的话它的定价就更是一个谜团。
关于这部书的内容,有关的介绍是:“本年表按照年月顺序,排列出自1895年至1989年近百年间,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的各种理论争辩。”“本年表为日本著名中国研究家竹内实先生与十余位思想敏锐、态度严谨的学者合作,历时多年编纂而成,是世界上首部有关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文化论争方面的大型工具书。”——但是,这书的内容也根本不可能与它的定价有什么联系的呀。
我想,既然出版社敢于定出这个价格,肯定有它的说法。我不知道消费者是否有权利获知出版社定价的理由?我也不知道有关保护消费权益的机构是否会接受消费者对这种定价的投诉?
[时间:2006-03-07 作者:李公明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