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标准倒逼转型升级 山东造纸业脱胎换骨

转型升级造纸业

  在山东,造纸业曾是一个牵动很多人神经的行业。山东省最多时有造纸企业700多家,其中80%是污染严重的麦草制浆企业。据统计,2002年山东省造纸行业无论是新水用量还是COD排放量,均占到全省工业的50%以上,而造纸业对于GDP的“贡献”仅为3%,投入与产出严重倒挂。

  自2003年起,山东首先从污染最为严重的造纸行业入手,实施了第一个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标准——《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此后,分4个阶段逐步完成了由行业标准向流域性标准的过渡。第一阶段,从2003年5月1日起,草浆造纸外排废水COD执行420mg/L的标准限值,略严于450 mg/L的原国家标准,向行业发出“标准即将加严”的明确信号。第二阶段,从2007年1月1日起,大幅度加严标准,草浆造纸外排废水COD执行300mg/L的限值。规模较大、工艺技术装备较先进的企业具备达标排放的能力,达标无望的企业主动选择结构调整。第三阶段,出台流域性综合排放标准,流域标准第一时段与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时段相衔接,实现了行业排放标准与流域综合排放标准的对接,草浆造纸外排废水COD执行300~150mg/L的限值。第四阶段,自2010年1月1日起,统一执行流域性排放标准,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COD分别执行60mg/L、100mg/L的标准限值,严于原国家标准4~8倍,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

  实践证明,在全省取消行业水污染物排放特权,不仅没有减缓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而且加快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实施后,山东各大造纸企业投入巨资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科技攻关。山东省环科院研发的重大科技专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出水COD小于60 mg/L,吨水成本仅为1~1.5元,目前已在全国7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山东泉林纸业以166项专利攻破了麦草杂质去除、木素和纤维分离、木素综合利用以及废水低成本脱色等一系列难关,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麦草全部综合利用。

  目前,山东制浆造纸企业已经全部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再排向环境的治污水平。与此同时,造纸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制浆造纸企业目前仅有10家。2010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全国淘汰造纸企业279家,作为全国造纸第一大省的山东却只有1家。

  2011年7月,环境保护部突破产业政策壁垒,批复了泉林纸业年处理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12年山东造纸行业的规模和利税分别是10年前的2.5倍和4倍,产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9年全国第一。

  2013年,山东全省纸及纸板产量178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7.6%,但由于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只占全国造纸行业排放总量的5%,同比减少了近7成。自2003年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山东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1年明显改善。

[时间:2014-12-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