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印刷作为一个特殊的印刷品种逐渐发展了起来,特别是近年来,包装印刷的发展呈持续上扬之势,一度形成了一股“包装印刷热”。然而,与这股包装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包装印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在神州大地全面开花的时候,但是作为一种深深的隐痛,这一块的利润却不尽如人意,全面进入了微利的时代。虽然包装印刷的利润极其微薄,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包装印刷企业之间全力打拼,竞争的态势依然异常激烈。
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包装印刷业还不是太重视,比如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包装印刷业在我国是一个不为政府所重视的一个小行业。这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的相对缓慢,人们的消费仅局限在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所决定的。后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出口货物的不断增多,国人对包装才逐渐打开眼界,特别是当政府通过国内外产品的包装对比,对我国的包装印刷行业进行了一番调查,在得出“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结论后,包装印刷业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更令整个行业感到无比振奋的是,包装印刷业不仅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大力鼓励包装印刷业的发展。
那时,放眼全中国包装印刷市场,真正有规模、实力强的包装印刷企业并不多,多数包装印刷企业底子薄、起步晚、业务窄、质量低、效益差,属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饥饿”状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有雄厚实力的包装印刷企业日子就过得相当“滋润”,这些企业不仅业务充足,而且利润十分丰厚。据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印刷委员会透露:我国包装印刷业的“领头羊”,如上海凹凸彩印厂、人民印刷八厂等,当年的利润都在 35%以上,这在印刷特别是包装印刷利润微薄的大环境下,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区”,引得多少印刷人羡慕不已、心里痒痒。
20 多年来,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的数量几乎增长了近 10 倍,大量实力雄厚企业的加盟,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包装行业内的竞争。在包装印刷异军突起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能充分说明包装印刷在各地的火爆程度,那就是包装印刷园区建设成为热点。因为为了发挥规模优势,各地政府都因势利导,少则几十亩,多则上千亩地建设包装印刷园区,于是,在全国出现了包装印刷园区建设热,为这个行业的竞争推波助澜。如浙江温州印刷城聚集各类包装印刷企业上千家,年产值 60 多亿元。广东中山包装印刷基地集聚包装印刷企业几十家,年产值近 30亿元。此外,上海包装印刷城、河北雄县的北方塑印包装印刷生产基地、江苏江阴的软包装生产基地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越来越吸引着包装印刷企业的加盟,进一步推动了包装印刷产业前进的步伐。
包装印刷行业的激烈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一开始就升级为实力的对抗,因此,几乎所有的包装印刷企业的起点都比较高,比如,引进国际国内最新的印刷设备;吸收行业内有专长的高端人才;重视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大幅降低了包装印刷业的赢利空间,使包装印刷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从印刷工价的变化,可看出一斑,比如原来每色令价约 30-40 元,而现在一般在 25 元左右,低的甚至已降到了 15 元左右。
据业界人士透露,工价降在每色令 15 元后,基本就没有了利润,甚至要亏本。比如,在我国包装印刷业比较发达的浙江省,有关方面对 75 家包装印刷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75 家企业中亏损企业有 12 家,占到了 16%,而这 75 家企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仅为 9%左右。由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包装印刷发达的地区利润尚且如此,而那些包装印刷不发达的地区,其利润就可想而知了。总之,微利成为整个包装印刷行业的大势。
这种恶性的低价竞争,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给那些惟利是图者以可乘之机,于是,在近年来的包装印刷领域,便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如产品质量差,地方保护,偷漏税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最终影响了整个包装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其实,对一个行业来说,在其发展阶段的微利竞争,是一种正常的经营行为,这是由其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决定的。但为了追求微薄的利润,一味采取恶性的低价竞争,就注入了许多人为的因素,也就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经营行为。这样,经营者最终要品尝自酿的苦果。面对此种状况,近年来,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政府,从保护产业的愿望出发,对印刷行业包括包装印刷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规范,使包装印刷逐渐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如今,微利竞争下的包装印刷企业,正积极拓展市场,加强经营管理,痛苦并自信地走出赢利的低谷。
[时间:2006-02-08 来源:中国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