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聚焦: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还需增强信心

市场经济

  9月份发布的数据中,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落。9月1日发布的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较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在连续5个月回升以后出现回落;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其中工业增长率较7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之大为近两年所仅见;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在房地产、制造业投资持续下降的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出现回落,而且幅度大于前两项投资。这些情况使各方面对未来经济增长态势,产生了普遍担心。

  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文章表示,月度经济指标是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观察点之一,对其发生的变化确需高度重视并进行认真分析。8月份工业增长率较大幅度回落,首先应考虑一些特殊因素影响。例如去年8月份是工业增长率的一个高点,作为同比指数,存在一定的基数影响;还有去年8月份工作日较今年多一天,对同比指标也会有影响。也要考虑经济结构调整因素,8月份工业增长中,黑色金属冶炼压延业等重化工业增速出现较大回落,与这些领域过剩产能较为集中,受结构调整影响较大有一定关系。但关键还要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消费需求增长大体平稳,出口增长低位回升,关键是投资需求增速持续回落,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投资增长中,制造业投资取决于出口、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的变化,因此决定投资增长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近年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大体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包括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标结合,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以及环保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等。尽管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到期、土地财政弱化等困难,但考虑到我国财政赤字率较低、政府债务规模仍在风险线以内、政府债务都对应一定的资产等因素,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都还有回旋运作空间。因此,当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预计可以保持,8月份出现的波动是短期现象。

  文章分析,目前看,房地产投资是影响投资增长以致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但如果政策引导得当,预计其增速也会由落转稳。主要因为目前城镇人口过多集中于大城市,这个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目前受预期影响,大家都在等待房地产降价,使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销售困难。但这意味着大城市买房需求作为存量正在不断聚集和扩大。在市场和相关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这些需求是有可能积极释放的,并会使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困难明显缓解,进而会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由落转稳。

  大城市对房价回落的预期,根本上是由大城市的房价走势决定的。这些年来,大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价格上涨较多,加上保障房建设,使房地产开发成本持续提高。今年8月份北京市二环内华嘉胡同的住宅用地最终以74.6亿元成交,据此计算,其楼面价超过了9.6万元/平方米。这表明大城市房地产企业让利销售的空间有限。由于在大城市发展的房地产企业一般具有较强实力,承受销售困难的能力一般也较高,因此大城市房价预计不会出现持续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大城市房价回落的预期必然会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要看到,大城市限制买房需求的政策比较集中,这与房价上涨主要集中于大城市有密切关系。主要是限购和限贷两个方面。限购政策对于抑制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房产税等规范买房需求的制度尚未建立以前,还要注重发挥其作用,控制投机投资性买房活动。但也要看到,作为行政措施,也有一刀切的特点,对改善性买房需求,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目前在房价趋降、买落预期增强背景下,房地产投机投资活动是不活跃的,一定时间内放宽限购政策,支持改善性买房需求释放,具有积极作用。在49个实行限购的城市中,目前大部分都放宽了限购范围;9月30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修改了首套房的认定标准,即首套房还清贷款后,再买房仍可享受首套房的各项优惠政策,预计会逐步见效。

  综合分析,在大城市房价变化趋势对买落预期的决定作用下,大城市政府应该分类施策,针对所在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限购政策,银行等金融部门也应该调整相关的贷款政策。只要市场与政策的引导能够合理结合,大城市不断蓄积的买房需求就会积极释放出来,卖房难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随着市场销售情况好转,开发商的资金回笼会不断增加,存量房不断减少,房地产开发活动就会恢复,房地产投资就会出现由落到稳的变化。

  文章指出,经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未来投资需求可以实现由落转稳的变化,结合消费需求和出口的变化趋势,市场需求增长有望总体平稳。这就可以带动经济增长稳定在7%以上。因此,对8月份经济数据的变化,不应过度悲观,对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还需增强信心。要把更大的努力放到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来,在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研发能力提高、品牌竞争力培育、职工素质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高等诸多方面下苦功,见真成效,企业就一定会获得更高水平、更可持久的发展机遇。

[时间:2014-10-11  来源:中评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