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地理》聚焦扬州雕版印刷

扬州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扬州悠久历史上的一块“活化石”。昨天,《国家地理》中文网的每日新闻板块以《扬州雕版印刷术:满足你对古书的想象》聚焦扬州雕版印刷历史与发展。文章以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广陵古籍刻印社的雕版印刷大师陈义时为切口,通过展现他的雕版印刷制作流程,折射出扬州雕版印刷的发展现状,展现出扬州渊源的历史文化。

  美国百年地理刊物聚焦扬州雕版印刷

  《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也为人们所称道,这也使得该刊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摄影记者们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

  昨天,《国家地理》中文网首页放了一张扬州雕版印刷《唐诗三百首》的版片,图片右下角的拳刀与版片相得益彰,给人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古老的历史文明令人动容。首页的这幅照片配的是每日新闻板块一篇题为《扬州雕版印刷术:满足你对古书的想象》文章。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上天眷顾之地,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加持,使其成为古代雕版印刷的重镇。”在这篇近2000字的文章中,将扬州雕版印刷寻根溯源,同时配以大量的图片,让人们直观感受到这项古老艺术在扬州的“重生”。

  雕版大师为切口,折射整个行业发展

  “雕版印刷术国家级传承人陈义时从广陵古籍刻印社退休后,将工作室搬回了杭集老家,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他。”文章的开头便引出了主角——陈义时,开头的段落间隙间,配了一张陈义时手握拳刀、专心致志刻字的照片。颜色古朴的版片,配上陈义时饱经沧桑的双手,2500年的历史沉淀在此穿越,别有一股历史韵味。

  “刻字用的刀被称为拳刀,握刀如握拳。运刀倒不似挥拳般畅快,需要集中精力,谨慎行事。”图片中,陈义时正在刻的是一版《佛说阿弥陀经》,一天刻几十个字,要好几天才能刻完。“或许因为刻的是佛经,陈义时在为我们演示时显得气定神闲,不论是划出线条的发刀,抑或剔除空白的挑刀,都干脆利落、不着痕迹。”

  在详细描述了陈义时整个刻字过程后,撰稿人文锋一转,将目光指向整个雕版行业目前在扬州的发展现状:“一本仿古书的诞生,要经历写样、刻字、印刷、分书、折书、齐栏、切书、装订等诸多步骤,刻字虽然是其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一环,但如果没有其他环节的协力,版刻得再好也失去意义。我们在广陵古籍刻印社里找到了陈义时的女儿陈美琦,她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印刷及装订流程。”

  大量鲜活生动的图片,展现了广陵古籍刻印社雕版印刷的全流程,向人们展示了这项古老技术在现代的活力。“在今天全国分散的几个雕版印刷传承地中,唯有扬州保存了完整的古老雕版印刷术。这在纸质书渐渐式微的当下,无疑是个奇迹。”

[时间:2014-10-10  作者:孔茜  来源:扬州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