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下印刷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

印刷管理细节降低成本

  大环境,市场形势,竞争对手等等,都是我们不可控的东西,但精细化管理确是可控的,停止粗放式发展喊了好多年,都不见效。直到市场进行残酷的优胜劣汰,大家才有那么一点意识,哦,细节决定成败!晚了吗?

  今天,地平线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虽是针对覆膜工序的,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

  1、设备速度:

  生产速度跟产品纸张厚度、产品要求、印刷、胶水质量、胶膜质量都息息相关,例如:露露的手提袋产品覆膜,在满足产品要求的情况下生产速度可以在65米/分钟,而实际开机速度只有40米/分钟,那么设备速度就浪费了40%。

  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工人可能会说开快了胶水不干、品质不良、雪花等,其实呢,开快了收入不增加、经验主义、胶水太厚、胶水质量、胶膜质量、喷粉过大……只有找到真正原因并加以改善,才能将设备效能最大化,因为一般的开机师傅是不会去协调这些问题的。

  2、胶水用量:

  很多企业是不知道单位面积用胶量是多少的,就像很多奔驰车主不知道油耗一样,用完了就采购。

  而用多少合适是可以量化考核的,根据产品要求在中国覆膜的产品一般可分为几类:

  简易的手提袋和教材封面,纸张好要求低,用胶量5-7克/平方米;

  食品箱一般为6-8克/平方米;

  金银卡压纹覆膜10-12克/平方米;

  一般酒盒8-10克/平方米;

  胶水用量大小决定因素:

  A、胶水固含量:

  水性干式一般在45%左右,固含量低的胶水会增加胶水用量,降低烘干速度,产品附着力差,选购胶水尽量避免低固含量,虽然采购单价较低,但单位用量大,增加了成本;

  B、品质过度要求:

  比如从数据量化概念来分析,客户能接收覆膜亮度为80,你做到了90,客户没意见,但通过增大胶水量来增加亮度,成本也会增加,品质要求是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基准,过度的品质要求也会牺牲设备效率;

  C、设备涂布不均匀:

  国内胶水涂布一般为三种:镀铬钢辊、陶瓷磨砂辊、陶瓷网纹辊,所有辊筒都存在一定的跳动量,一般以高点与刮刀距离来衡量胶水厚度,与假设辊绝对值不跳动相比胶水涂布70%的弧线是过厚的,只是为了满足30%高点胶水的要求,所以钢辊和陶瓷磨砂辊都存在胶水无法调到很薄的状态,因会出现局部无胶的现象。

  3、胶膜成本:

  主要体现在胶膜的厚度、材质和质量上;

  国内一般产品使用胶膜厚度为0.01-0.012mm,需要压纹的产品在0.015-0.018mm,部分企业对胶膜了解较少或者为了省事全部都用了较厚的胶膜,比如0.012与0.015的成本差距接近0.03元/平方米,摊到印刷成本里可是不小的比例。

  4、品质管控:

  除了如上列举的原材料品质,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管控更为重要,多增加标准化的过程品质检查,避免盲产后工序发现不良导致损失严重;同时也避免生产过程品质过度要求导致的成本升高。

  5、能耗控制:

  主要体现在设备的用电上,像覆膜机主要用电的是加热系统,生产速度要与温度设定相匹配,如60米/分钟应设定为70度,而40米/分钟应设定55度,大部分的开机师傅都不关注,只要是烘干了就好,过度烘干会影响产品亮度、增加胶水用量、牺牲设备速度。

  6、人工成本:

  应定制适合自身企业的《覆膜工序绩效考核方案》,自动覆膜机操机一人一般配置为2人,应有效利用生产效率与员工收入挂钩,在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员工积极性,发挥设备效能。

  7、设备养护:

  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设备保养手册来执行好设备养护,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没有合理的养护设备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就会降低,部分企业机器每天开,指导开不动了才认识到养护的重要性,生产耽误成本会更高。

  每天应做好设备的清洁,如灰尘、纸屑、胶水等,特别是胶水完全干透后清洁会浪费很多时间,滚筒上粘有异物会影响到覆膜质量。定期做好设备的小保、中保和大保,为持续的稳定生产奠定基础。

  关于设备养护的“傻瓜式”养护手册,大家可以回复我们“张老师”,他有一篇简易上手的操作指南送给大家:)

  任何行业都有它的巅峰和低谷,这不是以我们的意愿能改变的。所以我们看到、听到今年一波又一波的跑路风、倒闭风,但同样的兼并收购的消息也不断。

  所以任何时候,坚持信念,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主业,不盲目扩张。凛冬终将结束,挺住才赏得到春天的暖阳。
 

[时间:2014-09-29  来源:远东地平线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