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张纪臣(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问:十八大提出逐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请问这种转变对BIBF今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BIBF已经走过28年的历程。28年的历史证明,BIBF的每一点成长,每一点进步,都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从1996年起,图博会改为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办,中图公司承办。2000年主办方增加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2002年主办方增加教育部,2010年主办方又增加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八大部委主办,中图公司承办。图博会在组委会、特别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具体指导和推动下,植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沃土,才有今日的国际影响。今后无论政府职能怎样转变,政府对BIBF的推动作用必然不断增强。纵观国际大型书展,其成功背后都有政府在推动。这个推动有的是从经费投入,有的是从政策支持,有的是从领导人的重视体现,方式各有不同。实际上书展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是国家话语权的平台,历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不予重视。当然,文化企业、出版企业是主角。随着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在书展中的作用怎样发挥,是值得思考的。比如每届BIBF,政府领导人都参加书展,对全民阅读起到巨大引导作用;还有,在配合国家文化发展、外交战略,政府是否可以投入必要的经费予以体现。比如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我国文化、商务、外交等多个部门已有配套政策。在北京图博会上,可以进一步借助政府力量,邀请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来参展。
问:您是任职中图总经理后全面主持的第一届BIBF组织工作,您对履行职责有过怎样的思考?
答:中图的多任总经理前赴后继为办好BIBF贡献了精力和心血。我想不管谁当总经理,都责任重大,都会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主旨,把国外优秀的出版物引进中国,把中国优秀的文化推向世界。中图作为进口出口、多元发展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它的发展时时刻刻要围绕国家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背景、外交建设的大格局进行谋划。发展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话语权,是任何一届中图总经理的使命和担当。
我们会继续秉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公益化战略,配合国家出版文化发展战略、国家外交建设战略,持续提升图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取得更加具体的实效。对这一点,我充满信心。我的信心源于我们有组委会部委的大力支持,有一支专业团队,也有国内出版人的积极参与。每年中图公司要投入三四百人的力量参与组织BIBF,同时还要聘请三四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做配合工作。我们的团队一年365天参与组织策划,临会前两三个星期,四五百名员工全天候投入,日以继夜,全力作战,这是BIBF的精神。同时,我的信心源于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是BIBF的实力;源于中国政府对出版文化事业走出去提出新的期望——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建设更大的外宣平台和话语平台,这是BIBF追求的目标。
问:您长时间主持中图国际会展工作,领略了各种国际书展风采,请问如何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用于BIBF的持续发展?
答:我从2005年开始负责中图的国际书展,并且我也参加了多届国际书展领导人会议,多次参与了政府组织的到海外做主宾国的工作,参观了各种各样的国际书展,对国内外书展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首先,我觉得国际书展同全球出版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同全球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这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美国书展,它的规模、内容、效益的起伏变化都能看得出来。经济危机时很容易受到冲击的就是出版业,当然它有一个滞后的效应,滞后一到两年。目前像法兰克福书展这样举世闻名的大品牌,由于受到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数字出版的冲击,展会规模有所缩减,计划明年取消8号馆,合并到6号馆。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移到中国。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才使得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无论从参展规模、参展国家、参展商,还是版权贸易数量上,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增长。这个东西方书展态势消长,预示中国出版业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当然,西方一些大型书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们的很多先进经验毕竟值得我们吸取借鉴。BIBF从1986年创办,一代代中图人、一代代会展人,就是一直瞄准国际方向,紧跟国际趋势,完善和提升自己。比如我们的版权中心、出版论坛、设立主宾国,就是把国外成功的做法移植过来。同时我们又要结合自己的国情、文化和经济条件不断创新。比如出版人“10+10”会议,是BIBF的品牌,2008年开始创办,职业经理人提供面对面交流,不用翻译,都用英文交谈,很快得到出版人认可和支持。开始只有一个,现在到了5个,形成贸易配对,可以双边,也可以多边的。如今年中国与北欧会议就是多边。还有今年的一些专业交流,像数字出版与数字印刷论坛,图书馆馆长与出版业CEO的高端对话,还有文学之夜,今年在三联韬奋书店设立销售会场,并对持书展门票读者折扣优惠。鉴于出版与文化的高度融合,今年很大亮点是增强互动。一是展会与读者的互动。如我们设立的儿童体验区,BIBF少儿阅读之旅;“在北京书展(BIBF)遇见的50本好书”活动;门票全免,加大地铁和微信宣传。二是作家与读者互动。如文学之夜,现场对话;作家与作家之间互动,如中国作家与俄罗斯作家互动,与北欧作家、与土耳其作家互动;还有出版人之间的对话,如10+10会议。第二个亮点是按照新媒体和数字出版发展趋势,进行全产业链展示,不光纸质图书版权贸易商,还有数字出版内容商、设备商、技术商,还有按需印刷、绿色印刷企业,展会完全按照全产业链进行策划、展示。既是国际的,又是中国的;既有借鉴,又注重创新。在这样的借鉴和创新中,BIBF28年完成四个转变:一是中国出版人由卖书到卖版权,二是外国出版商由向中国卖,到向中国买,买实物,买版权。三是国外出版人由同中国出版人单向交流,到同全球出版人即时横向交流。四是基于国际出版业的发展,由传统出版业的交流,到新媒体和数字出版业的交流。这就是我们的BIBF.。
问:请谈谈BIBF继续上升的空间。
答:BIBF发展再快,毕竟只有28岁的历史,它还在成长。一方面吸收国际营养,自身也有一个经常自我更新、自我修正、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的共识是,第一,国际影响力要进一步提升,能和法兰克福书展一样真正成为国际书业的两面镜子。现在参展国家78个,不到全球国家的一半,我们有进一步拓展的计划。比如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邀请力度,,让他们在中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第二,专业策划与交流进一步加强。版权贸易、实物交易、专业研讨,都要做得更加权威,更加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第三,我们要紧跟新媒体、数字出版发展趋势转变展会功能。如数字展区,我们能提供什么条件?满足什么需求?今年我们就做到WIFI全覆盖。第四,结合新技术融合现状,加强全产业链展示,使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设备供应商全流程展示。中图今年把按需印刷模拟工厂搬进展场,让人们现场体验。第五是打造出版行业名片,打造国家名片,打造设在家门口的走出去平台和外宣平台,打造东方法兰克福书展,任重道远。我们要配合国家战略,把中国主题出版如中国梦系列主题图书推向世界,进一步发出中国的声音。
问:说说您对本届BIBF的期许。
答:BIBF每年有创新,每年有亮点。今年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1000多项文化活动将次第拉开。相信本届BIBF将在出版界、文化界和大众读者中产生更大的影响,也将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进一步发挥BIBF作为国家文化名片、中国出版业名片和家门口走出去平台的作用,促进中国出版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时间:2014-08-28 作者:方菲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