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海书展:国际牌 专业牌 名家牌

上海书展

  已步入第11个年头的上海书展,以“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作为新的追求,通过一系列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写书人、出书人、荐书人、读书人共聚一堂,品读精品,共享这场阅读的盛宴。为此,本版特撷取本届上海书展亮点活动及重磅新书以飨读者。

  上海国际文学周: 铸就国际文学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文学周已经成为上海书展和上海的重要文化品牌,本届嘉宾阵容可谓星光熠熠,作家层次为历届最高。主办方坚持活动的高品质、高品位与高品相,以国际、一流、专业、新作为核心元素,主打国际牌、专业牌和作家牌,终于铸就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国际文学专业交流平台。

  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国家文化战略大背景下,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议题为“文学与翻译:在另一种语言中”。作家在演讲与回答现场提问时,表达出对译者的尊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就说道:其实读的不少作品都是通过翻译过来的文字去想象原文的想法,原文的内涵,原文的魅力。所以我觉得,确实要仰仗于译者来把原文的魅力转达给读者。

  但翻译终归不能与原作有较大出入,翻译家马振骋就表示:我们介绍外国文学的时候一定要放下心态,不是表现翻译者自己,而是表现作者本身。

  文学对谈:讲座成书展新亮点

  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哈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中国作家刘醒龙、叶兆言……出席上海书展的诸多知名作家,均现身“文学对谈”讲座,与听众探讨写作与其他话题。

  “文学对谈”属于国际文学周的一部分,所探讨的话题,除与出席嘉宾身份相符外,还具有非常强的话题性,例如巴特勒与法国传记作家皮埃尔·阿苏里的那场关于“文学奖的评奖与争议”的对谈。阿苏里指出,评委一定要有独立性,不能与某一家出版社或者某一作家产生瓜葛,代表他们的利益。但他也坦承,如果评委彼此都有坚决拥护的获奖者,又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时,结果就会选出一位大家都不太拥护的作家获奖。

  这些年来,大家对上海书展的印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买书、卖书,这些名家出席的讲座,愈来愈受到追捧,成为读者爱上上海书展的一大理由。

  2014“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名家妙语话阅读

  本届上海书展开展当日,主题为“在阅读中发现价值”的2014“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就成为书展的一道文化大餐。篆刻家韩天衡、作家刘醒龙、出版家沈昌文和军事专家罗援,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郎永淳,亮相论坛与读者共话读书感悟。

  “读书是一种纯文学的修养。文化,最重要的是‘文’要落实到‘化’上面。要化古为新,要化出自己的成绩来。也就是说我们读书要产生价值。”韩天衡如是说,而在作家刘醒龙看来,阅读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让生命变得更加强大。

  沈昌文则直指出版工作者要帮助读者从阅读中得到益处,要使阅读产生价值。谈到为何读书时,罗援表示,要有远大的抱负,天生我材必有用,读书要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功到自然成。

  文景艺文季:分享有建设意义的智慧

  迎来第3个年头的文景艺文季,今年8月重装上阵再出发,奉上思想、文学、艺术的夏日盛宴。上海书展期间,世纪文景在8月13日、14日集中举办两场大论坛、五场沙龙,匈牙利知名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梁漱溟之子梁培恕、清华国学院教授刘东、学者止庵等22位名家亮相上海长宁图书馆,掀起整个艺文季的高潮。

  今年仍以“阅读未来”为大主题的艺文季聚焦在“传统文化、理解中国、中西智慧”上。文景艺文季缘起于2012年世纪文景成立十周年,世纪文景公司希望通过艺文季,展现文学、人文类图书出版理念,并将图书产品扩展为阅读服务,将图书销售升级为阅读推广。

  世纪文景总经理王蕾在介绍2014艺文季活动构想时解释说,“发现时代躁动中的问题,分享有建设意义的中西智慧,安顿自身,抚慰人心,就会找到前行的路。这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只剩下饱满的生活热情和理性的思考,以及呵护社会的行动。”

  爱尔兰文学翻译奖:让优秀文明展开对话和碰撞

  本届上海书展首设爱尔兰文学翻译奖,“哈利·波特”系列图书译者马爱农凭借译作《走在蓝色的田野上》,获得首届爱尔兰文学翻译奖。据了解,爱尔兰文学翻译奖暂定每年评选一次,评委会由4位通晓英语文学的资深学者和译者组成,译者还将获得为期一个月的爱尔兰访问奖学金。

  爱尔兰孕育出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文学作品在中国也广受欢迎,乔治·箫伯纳、奥斯卡·王尔德等大家的名字对于中国读者可谓是耳熟能详。爱尔兰作品始终透露出对身份认同感的追寻和抗争,反映了对故土传统和精神遗产的深深眷恋。为什么关注爱尔兰文学,或许正如本次爱尔兰文学翻译奖独立评审之一的史志康所言:“爱尔兰文学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应该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现当代爱尔兰文学,我们应当对爱尔兰的翻译重视,对这种文学的翻译,应该是起到一个促进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表示尊敬的作用。”同时,该奖项也是对译者群体的一种肯定,将促使更多的中国作家,包括中国的年轻作家,能够有机会进入爱尔兰读者的视野,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使优秀文明之间得以对话和碰撞。

  “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综合考量多重因素

  阅读需要引领,向读者推荐有阅读价值的好书,每届上海书展评选出的“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爱书人的期待。而此评选评委由专家、学者、媒体从业人员和读者组成,面向所有参展图书进行综合评选,同时考量该书在书展期间的活动策划、市场反应、见报频率、销售数量等因素。

  本届上海书展“最有影响力的十本新书”分别是:《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甲午殇思》(上海远东出版社)、《博尔赫斯的面孔》(译林出版社)、《统治史(全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蟠虺》(上海文艺出版社)、《故宫藏美》(中华书局)、《科学外史(1、2)》(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中华书局)、《中国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十本书以社科类居多,且上海本地出版社的图书居多,既有宏观高度,又体现出地方特色。

[时间:2014-08-2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