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阳光炽烈,走进贵州新华印刷厂胶订车间,通风良好没有室外的灼热。印刷生产线有条不紊作业,机器声隆隆,工人们正加紧装订一本本崭新的中小学教材。
贵州新华印刷厂毛厂长感叹,厂里引进的海德堡、罗兰、高宝等德国数字印刷机套印精度很高,速度又快,数字印刷的特点就是“又好又快”。
印刷设备技术的升级更新,加之从今年起部分中小学教材尝试数字传版,从北京直接传版到贵阳,大大缩短了教材的印刷周期。“我们原来印刷教材的周期是120天,后来降成80天、60天,今年是50天。”
毛厂长所说的“原来”,指的是数字印刷之前的激光照排速度。
“从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这是我省印刷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重大变革。”毛厂长谈及此,时光被拉回到60多年前。
贵州新华印刷厂1950年建厂,当时还是手工作坊,全部是铅字排版印刷。那时候的铅字排版车间有300人在工作,先拣字,打纸型,再做成铅版,再印刷、折页、装书。
繁琐的工序,铸造铅字还要在高温下将铅融化后进行,这样的排版印刷造成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容易遭受铅中毒、环境污染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技术革新给印刷业带来全新改变。贵州新印厂成立了激光照排车间,直接用电脑完成图书内容的录入、排版、输出胶片等程序,再晒版、折页、装书,印刷效率比铅字印刷大幅提高。
据业内人士测算,运用激光照排系统后,仅文字录入一项,效率可提高3倍以上。过去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稿送到印刷厂,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出书,而激光照排则把出书速度提高到3个月左右。
印刷业的发展总是与印刷设备技术的更新紧密联系。从30年前的“光与电”到10多年前的数字印刷,又是印刷业的一项变革。
毛厂长简要概括了数字印刷及其特点:将文稿录入电脑里排版后直接输送到数字印刷机,出来就是印刷好的纸张,有些系统如果配置有装订和裁切设备,直接出成品。数字印刷最大特点是效率高,而且可以按需制作个性化产品。
比如传统印刷一般都有一个起印数,像贵州新印厂的起印数是5000册,不足5000册也要按5000册计价,而数字印刷则是一本书、一页纸都可以印刷。
自2000年国内数字印刷起步,大多数引进数字印刷机的企业都是用它们来生产低产量且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标书、宣传册等等。
对贵州新印厂这样的传统国有印刷企业而言,在继续保证中小学教材等传统印刷品基础上,将努力向多元化发展,比如数字印刷就要提供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印刷品。
当数字技术快速融入印刷的同时,发展绿色印刷逐步成为行业共识。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召开后,全球对低碳经济关注升温,绿色印刷成为21世纪发达国家探索推行的低碳环保印刷方式。
我国从2010年全面启动推进绿色印刷,贵州新印厂和贵阳德堡快速印务公司成为2011年获得全国首批绿色印刷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贵州印刷企业。
贵阳德堡快速印务公司是我省民营企业,原总经理程远才回顾公司1998年成立以来的历程,坦言心得:“跟着先进走,少走弯路。”
他解释,就像当年国内沿海地区印刷行业从“铅与火”向“光与电”变革,公司想尽办法购买设备运用先进技术立足于市场,到了近几年的绿色印刷、数字印刷乃至大数据,都紧跟印刷业新型发展模式。
“前几年,贵阳不少印刷企业还在观望绿色印刷。”该公司负责人梁总经理称,因为绿色印刷的投入非常大,不仅是印刷设备要低碳环保,工艺生产设计包括厂房的排污、噪音等检测都要达标,所有原辅材料如纸张油墨等也都必须经过环保认证。
2008年,贵阳德堡即开建现代化印刷厂房,一开始就按照国家的严格要求建设。从2004年至今该公司相继引进购买的印刷设备也趋向高品质,优质的设备具有环保低碳特性。
“绿色印刷对企业有深远的好处,比如我们业务里有一部分是中小学教材的印刷,国家开始加大绿色印刷教材的比例,比如今年要求30%是绿色印刷,第二年是50%,第三年更大比例。我们只有具备这个能力才能继续占有这个市场。”
梁总经理称,推行绿色印刷后,厂里的工人也留得住了,不会得职业病,“我们的受益,短期见不到什么,但我们会坚持一开始的理念,按照国家倡导的绿色印刷理念,想尽一切办法达标,并争取往前走。”
不仅是绿色印刷,贵阳德堡继续从管理技术上升级转型。2013年,开始引入印刷ERP系统(印刷行业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程远才形象解释,比如将每一台印刷设备都与计算机相连,印刷设备工作时的所有数据都纳入统一管理,大大提高印刷的品质效率,这种模式还可扩展到印刷企业所有部门的管理:业务接单、工艺分解、车间生产、采购、库房、财务、送货等等。
不久的将来,印刷业还将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而腾飞,包括客户管理、印刷品的定制化等等。
从“铅与火”一路走来,在数字浪潮的推进中,贵州印刷渐行渐强。
[时间:2014-08-14 作者:肖慧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