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很可能不是死在竞争中而是死在体制上

报业体制

  在急剧变化的传播环境与市场竞争中,沿袭了多年的报业经营体制,不仅计划经济的色彩颇浓,暴露出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于是,报业体制创新,或曰转企改制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个提了多年的老话题,之所以老会被提起,说明这一问题在不少报社尚未完全解决。在有的报社,旧有的体制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已经成了阻碍事业前进发展的桎梏。而实践则早已反复证明,凡是机制改革比较早的,在体制机制上改得比较到位的报社,都受了大益。比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等。

  先行一步的探索与创新,让这些报业改革的先行者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即使在报纸广告收入整体持续下滑之时,这些报社或报业传媒集团的赢利能力和水平也并未受到太多影响。前几天我去南京参加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经营工作年中总结会时就欣喜地得知,该集团前半年实现的利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小有增长。当然,据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新华日报社社长周跃敏透露,对赢利增长的贡献率,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传统主业之外。

  然而,在谈及报业经营如何继续拓展做大时,许多报社的领导都有这样的共识: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来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因为不解决这个难题,报业很可能不是死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而是死在体制上。

  以前报业利润率高,日子好过,可谓是一俊遮百丑,尽管管理和成本控制大都比较粗犷,谈不上精细化,更没法提现代企业制度这样的层面,仅在用工上,报社内部实行的就是多种所有制身份并存,伤害了不少人的积极性和感情,同工不同酬的矛盾亦较为突出,加上激励制度不够科学合理,能人、强人能施展的空间和作为的余地有限,往往导致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即使勉强留下来,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常常会大打折扣。

  以前谈这个话题,大家还没有太多的紧迫感,甚至特别容易让原在体制内的人产生抵触甚至对抗情绪,而现在报业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大,业内业外上上下下都觉得再不改革不行了。这就要求我们,应当趁势而上,抓紧去改革不合理的落后的体制。至于怎么改,先改哪儿后改哪儿,当然还需各位同仁因地制宜,分清轻重缓急,但不拖不等不靠不要却是肯定的。否则我们在新媒体新事物步步进逼面前,仍难避免陷入“瞧不起、看不懂、来不及”的尴尬境地。

  梁勤俭:中国广告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分会主任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广告节广告主长城奖连续八届评审主席;国家新闻岀版广电总局全国百强报刊推荐活动评审专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传媒集团和雷曼光电等多家企业品牌经营顾问。

[时间:2014-07-29  作者:梁勤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