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业营收、利润降 进入转型调整期

报刊印刷业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诞生,为快捷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平台,使数字化阅读得到进一步普及,也给传统的报刊业带来变革性冲击。人们为此惊呼:“狼来了!”

  《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报业出版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降低14.6%与6.9%,43家报业集团中有15家营业利润出现亏损。人们凝眸思考影响报刊市场整体经济指标下滑的原因,并为报刊业发展寻求良策。日前,《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就此话题对业内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报刊业进入转型调整期

  报刊业营收、利润两大指标出现下降,说明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而报刊的总印张数在下降,这表明生产能力也在萎缩。

  现任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孙月沐是一名资深报人,曾以“朽木”为笔名发表过多篇关于新闻行业的分析文章,在业内很有影响。谈起报刊市场整体经济指标下滑的原因,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技术因素使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平面媒体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冲击。报纸作为快速流动的信息载体、新闻载体,受到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也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有关。整体经济发展限速了,市场上的广告量必然也会减少,报刊业发展肯定也会因此迟缓下来。”

  对此,大众报业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认为,“从报业市场情况看,这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的报业经过长时期的竞争和整合,基本形成了一城一报的格局。而我国报业的总量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粗放经济下的产物,就如同我国其他产业一样,在竞争和整合中会导致产业阶段性下滑,会有优胜劣汰。”

  在期刊方面,《报告》显示,总印数降低2.3%,增速位居末位;总印张降低0.7%,增速位居第二;定价(出版)总金额上,增长0.3%,增速位居第四。辽宁青年杂志社高级编辑尹正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3组数字准确折射出期刊的发展处境,说明受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期刊也伴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正在发生融合、升级和重生的蜕变。”

  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

  在我国,报业还处于成长期,处于由分散到集中、集聚的过渡期。报业的发展由分散到集中,甚至形成某些区域性的垄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会给报业带来很大的利润空间。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报业发展水平。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报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孙月沐认为,一个产业一个行业,总体情况会发生变化,但是,只有衰退的行业,没有衰退的企业。对于“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说法,孙月沐不认同。其实,新媒体在市场上的消亡率,比传统媒体高得多。最近,世界报业协会提供了一份最新数据,亚洲的广告总收入和发行总收入,2013年比2012年同期均增长2%。为此,我们传统媒体人应该调适心理,积极应对冲击和挑战。


  傅绍万说:“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从地理上由东向西、从城市上由大到小,‘梯度’状态明显。在山东,报业依旧处于生长期。在某些欠发达地区,报业还处于培育期。”

  不跟风也不妄自菲薄

  这次产业分析报告警示人们,以往粗放式的发展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报刊人应对新媒体挑战,不能一味跟风,也不能妄自菲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同存在,此长彼长。

  纸质传统媒体的发展,要在整合、融合和个性化生产等方面下功夫。“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澎湃新闻’日前刚刚上线,完全把传统的时政新闻放到新的传播媒介上。而此前人民网成功上市,新华社也在发力新媒体建设。”孙月沐认为,“这些做法很好,都会推动产业转型,传统媒体需要考虑‘与狼共舞’。我们不能各自为政,要在整合、融合和个性化生产等方面想办法,多做实事,让传播与受众形成互动,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体在市场上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傅绍万则认为,要提升以内容为本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报纸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要严格控制版面、价格、人力成本,走出一条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他也强调,报刊人要坚守报业,用好新媒体,并给出了推进媒体融合需要把握的3个关键点:扩大舆论影响力、形成和壮大产业能力、稳固壮大报纸母体。

[时间:2014-07-28  作者:涂桂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