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东:书刊印企转型五大基因

书刊印企

  书刊印刷无疑在走下坡路,正因为此,书刊印刷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根据市场需要,顺应形势发展寻求新的生路。部分走在前列的企业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正成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学习的榜样。

  融合最新科技成果。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互联网时代新消费模式开发方面的典范。四维文化在10年前由广告制作领域跨进印刷圈,以卖场广告的制作为企业的主营业务。伴随着网络销售的发展,卖场广告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依靠纸媒传播,投递的费用也在日趋见长。针对这样的挑战,四维文化主动开发云计算平台,拿出属于自己的APP软件——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把线下与线上销售结合起来,把传统的纸媒广告与最先进的网络广告结合起来,把获利来源更多地押在协助卖场开展线上营销上。或许看到成效还尚需时日,但他们不囿于传统、勇于顺势开拓的精神值得鼓励与肯定。

  从加工向服务转变。由一个单纯的印刷加工者转向集编印发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企业,上海柯创印刷有限公司是这方面的典型。柯创印刷如果依然停留于传统印刷可能至今仍名不见经传,因为印刷产能比他们大的企业比比皆是。但是,他们敢于继承先辈编印发一体化的传统,与出版社、大卖场联手,自办儿童图书策划与发行,把印刷的主动权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企业获取的利润更多来自于出版与发行而不是印刷。

  向文化产业方向转型。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具有某方面优势的领军企业,雅昌文化集团是这方面的佼佼者。雅昌从制版起家,在上世纪末制版“美好时光不再”的时候,他们不只是向印刷延伸,而且大胆地创办起雅昌艺术网,走出了一条“传统印刷+IT+艺术产品”的新路。现在他们又向前走了一步,干脆把企业名称都改为文化集团,坚持他们提出的“为人民艺术服务”与“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经营宗旨,不仅做国内市场,更多的是利用这10来年雅昌在艺术品制作上在全球范围内赢得的影响,着眼于海外艺术品印刷市场。

  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拓新路。山东临沂新华物流公司是这方面的典范。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有各地的优势,临沂新华被剥离出出版集团以后,他们没有沮丧,而是利用临沂在物流上的优势,干脆把印刷与物流联系在一起,利用物流优势更多地为出版社提供全方位服务,也凭此更多地争取到各地的印刷业务。

  延伸产业链。从原本的单纯书刊印刷向包装印刷拓展,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是这方面的典范。盛通股份上市不久就遇到了书报刊印刷严重下滑的境况,他们在对市场进行评估以后,坚决地走发展包装印刷的路。2013年,运作了不太长时间的包装印刷企业已经开始为企业输送利润。向包装印刷延伸自然充满着风险与竞争,但看准方向,敢于出手,总比坐以待毙要强,何况胜利的天平更多的时候总是向勇气可嘉者倾斜。其实,选准项目,大胆地向功能印刷领域延伸也未必不是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争取在新领域有所斩获。

  书刊印刷企业通过转型已经露出曙光的企业肯定还有很多,但上述这些企业至少告诉我们,书刊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多的在于市场定位要变,一定要从以往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市场的需要是企业的努力方向;联手互联网,用互联网的方法把传统产业再做一遍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企图以不变应万变,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丧失的是转型升级的宝贵时间。

[时间:2014-07-23  作者:潘晓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