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通产业链条 共解“绿色”难题

绿色印刷

  印刷企业如何扛起环保重任?如何更好地为上游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如何在“绿色”之路上走得更远?日前,来自全国出版、期刊、印刷界的代表和专家对此进行了探讨——

  2011年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并成为我国首批获得绿色印刷认证的企业、2012年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印刷示范企业、2013年启动清洁生产项目并于同年夺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这是我国首家出版物印刷上市公司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推行绿色印刷取得的成果。在日前举行的北京盛通绿色印刷成果汇报会上,近200位与会代表就困扰印刷企业的“绿色”难题进行探讨,透过北京盛通的每一次“绿色”探索,就我国印刷企业对绿色印刷从理解到贯彻的演变过程进行解读。

  绿色投入见回报

  当业内很多企业仍然纠结于如何解决绿色印刷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时,北京盛通已在诠释着“绿色”投入背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北京盛通信息部经理刘翔为与会者算了一笔划算的“绿色”经济账——从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2年零3个月时间,在原材料方面,预计节约用纸24万吨、减少油墨使用约168.64吨、节约润版液约1920升、节约异丙醇溶剂约6.4吨;在能源消耗方面,按当量值计算,每年节约用电量约合350吨标准煤、节约天然气约6万立方米、节水约55.83吨。

  北京盛通董事长贾春琳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取得如上成绩主要得益于北京盛通对绿色印刷的高度重视以及体系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北京盛通业务呈“三足鼎立”之势,即利润贡献最大的出版物印刷板块,处于成长期并有望超越出版物印刷的包装印刷板块,以及按需印刷、云印刷等数字印刷板块。

  记者发现,目前各大出版社尤其是教材出版单位对绿色印刷已进行了深入贯彻,除环保纸张、环保油墨、环保版材等各种环保原材料一个都不能少,是否采用CTP、按需印刷等节能减排的数字技术也逐渐成为出版社遴选印刷企业的重要“门槛”。

  绿色产业靠联手

  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是绿色印刷的前提,内容制作同样至关重要。正如贾春琳所说:“内容和设计是产品的灵魂,印刷和材料是产品的形式和呈现,最终能赢得终端客户信赖的优秀产品是内容和载体的完美结合。换言之,要想实施绿色印刷,没有出版社的精心策划,没有原材料供应厂家的高度责任心,仅凭借印刷企业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总监郑玉杰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绿色印刷过程中有出版社、有印厂,还有各种原材料供应商,大家分属不同的行业,然而如果整个链条不能打通,就会为环保带来隐患。”

  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教材中心总经理魏运华介绍了人教社推行绿色印刷的计划:“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所有教材绿色印刷全覆盖,并积极推进教辅绿色印刷的进程。”他同时表示,不仅要实行绿色印刷,更要加大绿色质检的力度。

  绿色宣传促推广

  汇报会上,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经理赵恒峰说,在推广绿色印刷书籍时常遇到读者发问——绿色印刷书籍和非绿色印刷书籍到底有何不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读者往往会先从内容和价格角度对书籍进行选择,这无疑阻碍了绿色印刷更大范围地推广。”贾春琳建议,全产业各个环节都要参与到绿色印刷宣传中。

  外研社在其出版的每本绿色印刷书籍上都印上了科普小常识,当起了绿色印刷的义务宣传员。此外,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复制业管理处处长李国荣建议,绿色印刷企业应当互相学习和借鉴各自在绿色印刷方面的经验,不仅是小企业向大企业学习,大企业也应当将眼睛向下看,向小企业学习,从而推动全行业向绿色印刷转型。

[时间:2014-07-23  作者:王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