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转眼已进入2014年7月。
回首上半年,发现图书出版这半年有些现象很有趣,表面看似乎一切如常,波平如镜,之下却不断有新事物暗暗拱动。
畅销书迁移有惰性
从开卷公司2014年5月的数据来看,虚构类畅销书呈惯性轨迹运动,其排名为:《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张嘉佳)、《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纸牌屋》(迈克尔·道布斯)、《大清帝国》(王跃文)、《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狼图腾》(姜戎)、《龙族III:黑月之潮(下)》(江南)、《陆犯焉识》(严歌苓)、《偷影子的人》(马克·里维)。跟前几个月相比,变动很小。
细究原因,马尔克斯以奇幻、浪漫笔触铸造的佳作,体现出经典的持久魅力。张嘉佳的书据说半年狂销200万,为我们演示了一罐真诚美好的心灵鸡汤可以好喝到什么程度。《大清帝国》大概有中共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的助力,《陆犯焉识》畅销则部分可归功于张艺谋电影《归来》的拉动,江南的作品则表现了一个网络文学作者对读者兴趣的把握力。
非虚构类有些新意。习近平主席的《之江新语》排在榜首,郎咸平的《“新政”能否改变中国》吸引了关心中国未来人士的目光。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排名迅速上升,继续着改变人们观念的长征,柴静的《看见》不减热度,水均益的《益往直前》和余秋雨旧作翻新的《文化苦旅》紧跟其后,其后还有《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人生就是放下:星云大师最新人生开示》、韩寒书名奇特的《“一个”书系-想得美》、丁丁张的《世界与你无关》。
电商动了出版社的奶酪
畅销书的统计似乎还停留在旧有阵地,而实际上,从去年底,综合性电子商务就开始了它们蚕食传统出版社地盘的进程,并愈演愈烈。
当当网打破自己“不做出版”的承诺,与作家蒋一谈签约,推出售价为0.99至2.99元的单篇电子书;又尝试和作家进行“深度”合作,与郑渊洁共同策划家庭教育丛书,去年末悄然推出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儿童安全百科》、《郑渊洁亲子美绘本》等图书,就是双方的合作成果,销售总额赫然超过千万元。而豆瓣阅读更是早就成为原创作家发表作品的重要平台,也推自有品牌电子书。
今年3月,知名电商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图书频道高调宣布将推出自有品牌“京东出版”系列图书,说是用京东自身的数据积累和用户消费习惯来进行分析,打造符合京东读者需求的优质图书作品。首批图书就有广受关注的《大卫·贝克汉姆》,在引进贝克汉姆自传过程中,“京东出版”团队包揽了从版权谈判到内容翻译制作到后期编辑校对等一系列原本由出版社完成的工作……一时间,原本局限于销售一隅的国内多家电商和数字出版平台开始策划图书并担负营销、发行的责任,与出版社的“合作”仅剩申领书号这一目的,显露出取代出版商的野心。
而传统出版社也开始警惕、适应和反击:或是自壮胆气,反省自己手里独特的底牌;或是加高壁垒,做专业系列;或是打入敌后,自己也开始数字出版。
4G牵动阅读“移动”
去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4G移动阅读来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信息中心陈奎良撰文指出:移动阅读将日趋成为民众阅读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移动阅读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移动阅读早已介入我们的生活,呈现出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终端多元化和阅读内容丰富化的特点,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看新闻、读小说、追韩剧的人比比皆是。到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5亿,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0.1%。纸媒、电视、图书出版也都看中了这个市场,致力于开发客户端,希望能分享这块巨大的蛋糕。
4G,意味着更加高速的数据传播,相当于3G网络的5到10倍,那些受制于流量的应用,如云存储服务、移动电商、Web App、手机游戏、视频分享、大型文献APP、图片等,都将迎来二次进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对内容阅读平台进行布局,建立各自的移动阅读基地;多家网络文学网站以优秀作品网络首发模式吸引着移动用户;内容提供商纷纷推出阅读云服务,使用户可用同一账户在多终端、不同平台、移动网与互联网之间无缝切换。读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或其他新生的社交媒体平台,与读者分享阅读感受。
随着4G技术的成熟应用,移动阅读将成为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阅读方式。为满足网民对于信息完整性、准确性的深度的需求,国内外正在研究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服务。图书馆有可能被装进口袋,这将是何等让人难以想象而又欢欣的未来!
[时间:2014-07-21 作者:张稚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