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罚单”倒逼企业恪守环保“高压线”

环保

  7月7日下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首张“罚无上限”罚单正式开出。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进行露天刷漆作业屡禁不止。依据新的大气条例,当天,北京市环保局向该公司送达行政处罚书,处罚金额60万元。这是大气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开出的首张“二次违法加倍处罚”罚单,也是北京大气类违法行为处罚金额最高的一张罚单。

  通过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既督促广大企业要牢记社会责任,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为不敢触碰的“高压线”,同时,这也为各级政府以及监管体系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按理说,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广大企业要想投入运营,必须要先好过“环保关”,而且,在日常生产当中,也必须坚决避免恶意排污等问题的发生。

  可是,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问题企业大开“绿灯”,有些企业尽管环保工作尚未达标,却可以正常的投入生产运营。与此同时,面对企业存在的污染问题,相关监管部门也不能从源头上加以治理,他们或是在收取了“好处费”之后便听之任之,或是习惯于“以罚代管”,在收缴所谓的“环保罚款”之后,污染问题仍然“一如既往”。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果切实完善企业的环保实施,从而避免环境污染问题,企业往往要投入大笔成本。相比之下,无论是不择手段贿赂地方官员,还是为环保执法人员递上“好处费”,甚或接受“环保罚款”,其付出的代价往往要小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便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力,这也导致近些年来恶意排污问题的疯狂上演。

  另外,近些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大力鼓励全民创业。如果要求很多“微小”企业必须过好“环保关”,那么,对于很多刚刚走上创业之路,资金捉襟见衬的创业者来说,那么,他们的创业愿望可能会就此而“夭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在给予创业者政策扶持、金融服务的同时,再给予他们一定的环保助力,不仅能够引导广大企业恪守环保理念,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而这样的问题,也是很多地方政府亟待弥补的重要功课。此外,以往,由于缺乏严密的法律体系作支撑,在对污染企业处罚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力度不大的问题。企业在恶意排污的过程中,可能收获了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回报,但他们为此接受的环保罚款可能只有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在如此轻描淡写式的处罚,也往往难以让污染企业引起高度重视。

  如今,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以及不断推进社会法治文明的进程中,不少地区都在大力倡行科学发展理念,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同时,也依法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这样一来,不仅会让那些受罚企业产生警醒,同时,也会督促更多的企业能够自觉地遵守科学发展理念,切实从制度上自觉遵循环保政策。

[时间:2014-07-09  来源:互联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