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未来或只有印刷文学与数字文学

纸质出版数字出版印刷业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管、主办,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金资助建设的华语文学网(www.myhuayu.com)昨天上线。有别于起点、红袖添香等风头正劲的商业文学网站,华语文学网将着眼点放在当代传统文学、经典文学作品的推广传播上,希望借助数字出版的手段,给传统文学更多出路。

  出席华语文学网上线仪式暨传统文学网络化生存论坛的作家余华预测称,所谓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区分将被摒弃,未来会慢慢演变成印刷文学和数字文学的概念,作家的作品将会既有印刷版又有数字版。

  坦言触网都是失败经验

  谈到自己的触网经历,余华坦言:“到现在为止,我在网上都是失败的经验。”

  余华说:“我记得第一次与网上的联系,是给了网站两个小说,分别是《活着》和《兄弟》。后来我发现根本就没人看,一年过去了,他们跟我结版税,才几千元钱。我很好奇,就自己进网站去看,发现竟然把我的小说放在一个‘都市言情’专栏。《兄弟》勉强可以算,虽然讲的是一个小镇故事,但后来小镇变成了都市,当中也有兄弟情、男女情。可是,《活着》是关于中国农村的故事,我找遍所有栏目,只有‘都市言情’最适合,网站当时就没有适合像我这样一个作者的栏目。”

  余华第二次与网络合作的经验,是与亚马逊做《第七天》,“当时他们正推销阅读器,给了我一个很好的价格。但还是失败,数字销售没有预计的那么多”。

  渴望上网与读者互动

  余华透露,自己会到亚马逊看读者对他作品的评论,“无论说我好与不好,都非常好,因为都发自内心,甚至他们还发现了编辑没发现的错误”。

  余华认为,这种互动对作家写作是有帮助的。“美国有两个伟大的作家,一个是福克纳,他的写作是封闭的,另一个是海明威,他在写《老人与海》时,会把朋友召集到住处,朗读作品片段,虽然该小说当时只是他预想中小说中的一部分,但很多朋友劝他单独出版。现在看,《老人与海》真是文学史上的精彩篇章。如果海明威没有听取别人的建议,这部小说很可能就被淹没了。这种交流方式很重要,我觉得以后可以考虑。在写作过程中与完全不认识的读者交流,可以修改自己的思维,有时人的思维容易进入死胡同。”

  传统与网络文学差异不大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区分,一直是文学界热衷的话题,余华笑言:“但我觉得没什么区别,起码写作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写完了我们发给《收获》,他们发到了网上。”

  余华说,长期以来,人们脑中一直有一种模糊的概念,“好像写传统文学的是年纪偏大的作家,写网络文学的是年纪轻的作家。确实,网络给了很多年轻人发表作品的地方。有人称,网络文学上全是垃圾,难道传统文学垃圾还少么?其实也够多的。我们回顾前20年,有那么多文学作品,现在还被阅读的有多少?或许可以说,传统文学语言丰盛一点,标点符号点得好一点,但这得归功于有编辑把关”。

[时间:2014-07-03  来源:新闻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