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
目前高速增加的货币背景下,显示大多数企业融资难。中国大多数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或中小企业偏重于国有银行的间接融资结构,需要改变。
笔者认为,加大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与实质性运营,加大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升IPO上市与退市的效率,加大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加大中国利率市朝进程,缩序平衡存贷差,减轻企业成本,使得金融业竞争与自我完善,支持民营及非官方金融机构的合法发展,倡导竞争,促进资金融资多渠道发展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其外部融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直接融资,二是间接融资。从中国融资体系对应的融资结构来看,尽管这些年直接融资有所改善,但间接融资依然是占据绝对主流。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上市企业IPO停摆、债券市场发展中的信用与风险等使得直接融资跨越不大,间接融资成本较大。笔者认为,目前进行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是比较迫切的,融资结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
目前中国社会M2的规模已超过116万亿元,应该说如此庞大的货币供应,对于中国实体经济应构成发展的强劲支撑,但实际上我们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业绩中16家银行净利润占据总体2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半江山。如果我们以M2/GDP来衡量投入产出的金融效率比,会发现,我们每投入两元钱才能创造1元的GDP,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则是投入1元创造近两元的GDP。目前许多传统型大型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同时许多高利融资贷款或没有融资成功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而国有银行则业绩规模大增,社会上所体现的“企业为银行打工”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道理。
去年“钱荒”期间,拆借利率大升,而在货币供应规模突破百万亿的背景中,出现如此的怪现象,难道是中国货币供应不足吗?答案非也,百万亿的M2是美国的1.5倍,而GDP却远不及美国的现状表明,是融资结构出现了问题。实际上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我们研究发现,美国是利率市朝国家,银行的破产与发展是共存的,近年及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每年数十家甚至百家银行不断年度破产倒闭,显示了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与竞争,也使得融资结构以直接融资占主导的美国市场,并没有因银行体系的公司破产而受到较大影响,表现非常稳健,且平稳地化解了金融危机对国内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时,事实证明,许多高科技企业、传统企业通过选择上市、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实现融资发展,比如美国电动汽车中的特斯拉,其债券融资与资本市场上市,使得其取得了不菲的发展,尽管美国市场上市与退市共存,但债券、股票发行等直接融资,加之社区银行、金融投资公司及银行业等竞争性贷款服务显然推动了美国融资结构的不断完善。
我们看到,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其与融资市场密切相关的银行业,其发展模式并没有建立在高利差的基础之上,利率市朝,企业经营竞争化与淘汰化、破产与新兴金融机构共存,融资市场体现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对合理搭配等,促使其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外部环境。
研究发现,尽管中国M2规模巨大,但所体现的供应结构却发生了问题。许多资金流入到地产、投机市场及产能过剩行业,这样的融资结构导致的后果一是推动资金脱离实体进入虚拟经济,造成产业空心化,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二是资产泡沫横行。比如近年上市公司地产行业的年报显示,其巨大的存货已显示风险,而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空置面积或非常巨大,资金沉淀依然继续,而我们从部分银行贷款来看,由于地方保护,其不少资金继续从事着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及泡沫地产业的投机等。但无论如何,在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下,同样数额的钱的价值被摊薄了,这也体现出融资体系的较大问题。
从另一方面而言,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各地则出现了民间融资、互联网金融等新形式,这一方面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市场需求必然,另一方面银行业巨大的利润总是要引来竞争者,尽管这些竞争者优势不足,风险较大,但其却是市场经济及中国现阶段国情所致。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2500余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计2.26万亿元,其中16家上市银行就占到一半还多,达到1.15万亿元;但与此同时,当前不少民营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已达15%到24%,超出不少行业的毛利率,存在企业为银行打工的结果。我们看到各类金融投资公司、金融服务平台、担保公司、小额贷等各种形式带来了融资类金融从业人员的大幅度增加,尽管大型银行不愿意承认这些游离于国有银行体系之外的非稳定性从业人员,但他们却以非常规速度增长。
总体而言,目前高速增加的货币背景下,显示大多数企业融资难。集中于这一领域的中小企业实际正是创造社会价值与就业的关键力量,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或中小企业偏重于国有银行的间接融资结构,需要改变。笔者认为,加大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与实质性运营,加大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升IPO上市与退市的效率,加大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加大中国利率市朝进程,缩序平衡存贷差,减轻企业成本,使得金融业竞争与自我完善,支持民营及非官方金融机构的合法发展,倡导竞争,促进资金融资多渠道发展,或是改变目前融资结构不合理且垄断色彩的关键。
[时间:2014-06-16 作者:肖玉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