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经历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也曾组织过省团参加,但见识其他国际书展却是第一次。今年4月,笔者有幸赴伦敦,目睹全球书业盛会。徜徉书展,流连展台,相约商谈,从早到晚,不亦乐乎。忙碌之余,想到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细细比较,发现了两个盛会的微妙差异。
伦敦书展人多书少,而北京图博会人少书多。这一点反差很大,着实令笔者吃惊不小。书展书展,没书展何?相比于北京图博会,参加伦敦书展的大型出版公司展台上几乎看不到书,有的仅放置几本最新图书,也有少量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中,但拿取翻阅的人却很少。书架不多,也不豪装,未见别致和铺张,更少背板、射灯、电视、LED……每个展区面积却很大,里面放置了大批简易桌椅,放眼望去,随处看到的都是围坐而谈的作者、经纪人和出版人。展区从早到晚,人满为患,桌椅常不见空。他们真正是在“谈”。当笔者向剑桥大学出版社索取书目时,他们似乎感到有点意外,竟找了很长时间才送了一册。反观北京图博会,到处是书架、灯箱、巨幅广告、横幅、吊幅……开幕式以后人员立减(展馆搬到了郊区后人就更少了),人流总是匆匆而过,围坐而谈的人十分稀见。这似乎表明,前往伦敦书展的人目的性非常明确,为的是洽谈版权项目或合作出版事宜,来客均非对情况一无所知、对要见面的出版单位和要商谈的出版项目毫无准备的初访者。如此,结果想必一定较为丰富并符合预期。有备而来就不会空手而归,因为来往的交易成本并不小。北京图博会大量展出的各类图书,对于一般访客来说根本无暇顾及、无力过目,更谈不上分析并商谈,当场拍板更是没有可能。因此,似可得出结论,伦敦书展是在“谈”,而且是有准备的“谈”,而北京图博会是在“展”,却是目的性不强的“展”。
另一个证明北京图博会以“展”为主、以“谈”为辅的证据是,每次会展均安排在周末(国内其他类似的书市亦如是),据说是为了吸引并便于周末市民的参观。既然市民要参观,那就必须大展特展,但人声鼎沸,似乎于“谈”无利。往届伦敦书展举办日笔者未加详考,反正今年是周二到周四,是标标准准的工作日,是出版商的工作日,是谈判的正日。
伦敦书展各展团几乎没有活动,这与北京图博会也形成鲜明对比。没有活动的图博会对于国内出版界来说是不能想象的。伦敦书展几乎见不到各种发布式、签名仪式、举牌仪式,好像也没有开幕式,更没有电视机、投影仪、高音喇叭,相对比较安静;而中国展团往往活动甚多,有时用扩音器,甚至还会招致主办方的委婉劝阻,附近展台似乎也颇有微词,这从工作人员面部表情可以看出。想想也是,巨大的展区有多组商谈者,主办者占用半天的一两次活动肯定会影响与世界各地来访者的商务谈判。这种现象更进一步印证中国出版人重“宣传”,他们重“商谈”。
与北京图博会相比,伦敦书展“没有创新”,没有追求时尚。笔者好像并未发现有所谓的数字出版展区。书展就是“书”展,来的都是传统的、货真价实的图书出版单位。
在伦敦书展,参展的几家中国出版展团或单位,也展示了中文版图书以及已经翻译成外文的中国图书。这些图书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似乎少人问津,也难得发现有深入的洽谈者,料难取得一些对外输出的机会。个人分析,一是展前主动推荐、约见、联络的外国出版商或代理公司不够。他们所做的仅仅是租下展台,设置书架,摆放图书,然后守望;二是所展图书国外出版商可能并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书即使自己都不是觉得十分有趣,却希望外国人引进出版,好像我们已经揣摩、了解了他们的心思和需求;三是大部分图书是为外向而外向,翻译质量有没有问题不清楚,但封面、装帧及版式不但不像是外文书,更没有像国内做中文书那样认真打磨和考究;四是中国出版人较少推出真正反映当下、人所共知的国内畅销书。毕飞宇这次也参加了伦敦书展,企鹅翻译了他的小说《推拿》,他另外七八本小说也被世界其他出版公司引进出版,笔者不知道他的书是国内出版社推的还是国外出版商主动发现的。我们似乎以为老外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或许犯了想当然和墨守成规的错误。
[时间:2014-05-14 作者:徐海 来源:新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