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竞报》《天天新报》相继休刊再将纸媒生存的话题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业界看来,报纸停刊的“坏消息”还将不断传来,与此同时,作为一种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这些“坏消息”的背后或许意味着,在内容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一些报纸的衰亡将换来行业优秀者的重生。
打开《竞报》多媒体数字报的页面,“今日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的字样清晰可见,与时间的流转保持着同步。然而,页面上所展示的最近一期《竞报》电子版,却将时间定格在了4月24日。
“经主管主办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同意,《竞报》自2014年4月25日起休刊。”4月17日和24日,作为周报的《竞报》,连续两次于出版日在一版右下角刊发休刊提示,以100多字的感言,与一路相伴近10个春秋的读者,挥手告别。
相隔不到10日,上海《天天新报》也在4月24日头版刊发《休刊公告》,宣布自5月1日起休刊,两份报纸的接连退市在业界引起一片哗然。倒掉的报纸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这场可以预见的休刊潮中我们该反思什么?报业的市场格局接下来有何变数?
未找到生存空间
长期亏损成为主因
《竞报》也曾有过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份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北京日报社、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投资7000多万元创办的报纸,2004年12月28日在其发刊词《均衡发展的生活哲学》中曾经写道,“竞是一种向上的态度,竞是一切梦想的起点,竞是自我超越的勇气,竞是永不言败的斗志”,并期待着读者对这份报纸的检阅,“因为这是一张你可能从未见过的报纸类型”。
记者2007年、2008年曾两次采访《竞报》,也是因为在众多报纸对发行量讳莫如深之时,《竞报》成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在全国平面媒体中率先推行“发行量跟踪核查”,并坚持每天在报纸上刊登各分印厂、印务公司的具体印量,以及“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发现虚报印数者将给予100万元奖励”的承诺。
然而,在经历创业之初的奋发期之后,这份以关注“奥运时代”伟大进程而生、发行量曾一度达到十几万份的报纸,却进入赢利困难状态,尤其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为应对数千万元的巨额亏损,2009年起,《竞报》由日报转型为“精深新闻、精辟言论、精致生活”的周报,正式淡出北京综合类日报市场。然而,此举并未让《竞报》的经营有所起色,在苦撑4年多之后,长期亏损终于让这份曾经号称“永不言败”的报纸不堪重负,在残酷现实面前做出休刊的决定。
“创刊者一厢情愿,定位模糊不清,当年就预言了寿命不长,本还以为奥运结束就会停刊呢。”对于《竞报》长期亏损之后的停刊,《江西日报》记者张绪鸿4月22日在其微博上不留情面地评论道。对于《竞报》存在的问题,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也直言不讳,认为这份报纸定位不清,在其他强势媒体的挤压下,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市场就像是一桌饭,两桌人或者更多的人吃,势必会有些人吃不到,强者恒强,弱者就只能退出”。
在市场竞争中分不到太多“羹”,让《竞报》的停刊成为早晚会发生的事情。在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看来,不管是《竞报》《天天新报》,还是今年1月1日起休刊的《新闻晚报》,黯然离场都与其自身经营状况有着很大关联。“我们常常说报纸重采编、轻经营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报业目前整体经营水平较为低下,在这样的内因下,当外部环境较好时,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弱势还不足以导致报纸倒闭;但在目前外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这类纸媒经营状况会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被淘汰。”
刊号含金量缩水
不再勉强维持生存
那么,经营恶化就一定会休刊或停刊吗?答案是“不会”。梁勤俭对此就直言,现在一些报纸有发行、没订户,即使有了订户,也仍然没有读者,可以说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但即便如此,这些报纸仍然苟延残喘地活着。
对于这种颇为矛盾的现象,《经济日报》新闻研究部副主任曹鹏分析说,其实早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一大批报纸经营不善、亏损的情况,当时一些拥有刊号的单位认为刊号是一个很好的资源,虽然自身没有条件、能力、资源将其办好,却可以通过合办合作等方式实现其价值,在这期间不少报刊都是以此谋生。
近来之所以有报纸频频宣布休刊,在曹鹏看来,“原因就在于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曹鹏表示,这两年的形势有所不同,随着市场发展变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移动媒体的发展,纸媒处于下行趋势,进而造成了刊号的市场含金量严重缩水。随着自身资金状况以及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很多拥有刊号的传统媒体越来越感到手中的资源已是鸡肋,因此,痛下决心不再勉强维持它的生命,而是选择了放弃。
“即使在市场大环境较好的时期,也有近百分之二三十的纸媒经营不善。”曹鹏摊开一幅残酷的现实图景——当这些报刊在合作办报办刊的市场进入萧条期时,一方面寻求合作的伙伴数量在减少,另一方面,对方的合作条件也变得更为苛刻。因此,经营不善、缺乏竞争力的纸媒资源退出市场,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记者从曾经在《竞报》工作过的北京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该报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因休刊而带来的后续问题的解决上,包括为订阅了全年报纸的读者办理退费手续等,而对于这份报纸的未来尚未有明确的下一步打算。对于一些近期宣布休刊的报刊,梁勤俭预测“也许再无出头之日了,除非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在哪里,而且有人愿意投资”,“毕竟一份新办报刊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站稳脚跟,是需要相当大投入的”。《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也不认为这几家报纸休刊后会很快推出新的转型报纸,“过去刊号稀缺,如果有报纸休刊或停刊会马上转型做一份新的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报纸,转型中的刊号资源也十分抢手。但如今,刊号的稀缺性已经大大降低。”
同质化现象严重
休刊趋势还将持续
在梁勤俭看来,近来报纸频频传出的休刊消息反映出目前中国报纸的种类过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北京等一线城市有这么多报纸竞争,一些地市却只有一份报纸,办报水平很低,可仍然活得有滋有味。”
郭全中对此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我国一线城市中报纸饱和量很高,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导致了竞争的加剧。“就北、上、广、深等城市而言,一座城市并不能承载如此多的同质化定位的报纸。”
近年来,一些业界学者对“一城一报”模式进行了研究。比如,《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清华大学未来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国权就表示,年初《新闻晚报》的休刊以及最近《竞报》《天天新报》的休刊,都给业界造成了很大冲击。但事实上,2013年至今,停刊的报纸远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报纸悄无声息地停了。2008年到2012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种类并没有太大变化,最少的是2012年,有1918种,最多的是2008年,有1943种,整整4年,只减少了25种报纸。但2013年一年,报纸种类就急剧下降到1821种。“可以预判的是,这种大规模的休刊或停刊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格局基本稳定。”
而所谓“稳定”,在陈国权看来,就是指都市类报纸“一城一报”格局的形成。“2013年,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初,我就预判,‘第二子报’如《新闻晚报》将成为首批被关停并转的报纸,即使上海报业没有整合。因为,现有的市场空间无法支持那么多的都市报在同城并存,同一个报业集团共存两张定位类似、价值雷同的都市报没有任何意义。过去的一城多报格局是建立在报业曾经的强大赢利能力基础之上的,足够的需求足以支撑多家报业集团同城同质竞争。但现在,一些报业集团的整体赢利能力在迅速衰减。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承载同城报纸竞争‘护卫舰’与‘防波堤’职能的大量的‘第二张都市报’,裁撤将成为必然。”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新闻晚报》《竞报》《天天新报》等纸媒的接连休刊,也许是多米诺骨牌。未来,这种趋势还将在一些价值不大、生存艰难的报纸身上持续。
[时间:2014-05-1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