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造纸业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正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分析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前期上马项目过多,投资过大。2007年、2008年是行业景气高点,企业都有投资冲动,加上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产生了一波投资高峰。2009年,我国造纸产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新增造纸产能980万吨,2011年接近1300万吨,2012年在1200万吨左右,2013年达到19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急需整治。
《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造纸工业的总量水平,适当降低发展速度,除了对原有老旧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再者就是严格控制新增审批项目,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这意味着,今后投资造纸项目要更加小心谨慎。
首先,要明确国家对于新建、扩建的制浆、造纸项目单条生产线起始规模的要求。制浆线:化学木浆年产30万吨、化学机械木浆年产10万吨、化学竹浆年产10万吨、非木浆年产5万吨;造纸线:新闻纸年产30万吨、文化用纸年产10万吨、箱纸板和白纸板年产30万吨、其他纸板项目年产10万吨。薄页纸、特种纸及纸板项目以及现有生产线的改造不受规模准入条件限制。
其次,从地域上来讲,今后造纸产业整体布局将“由北向南”调整,长江以南将会成为造纸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主要以“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为主;西南地区木、竹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要重视利用国内外木浆和废纸等造纸……再者就是要避开在重点环境保护地区、严重缺水地区、大城市市区建设制浆造纸项目。总而言之,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要充分考虑所投地区的环境容量、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条件,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做到资源配置合理,切不可盲目追风。
接着就是设备问题。21世纪中国进入环保时代,造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有“环保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觉悟,所有上线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都必须以“环保”为中心。一是控制废水的排放。新建项目使用的废水处理设备,吨产品在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标煤)等方面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二是燃煤锅炉的清洁生产。燃煤锅炉是纸厂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热项目的主力。今年,环保部对现行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提高了各项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解决锅炉燃烧带来的污染问题应成为企业投资项目时的重点关注对象;三是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2014年3月,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早已展开的空气和水污染治理相比,土壤治污却还在起步阶段。土壤污染物很多来源于大气、水污染,这两项污染源治理的很多废弃物如污泥,最终都回到土壤中,所以接下来,造纸业的环保重点将在土壤治理上。企业也应投入相应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推动循环发展。
然后,还应时刻关注国家“政策”走势。国务院今年初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4项行政审批项目和18个子项,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做好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并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项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来说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一方面简化了企业在申报项目时的行政审批流程,加大企业自主决策,彻底改革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真正落实了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和投资自主权。另一方面,放权让地方受益的同时,中央部门可以从繁杂的微观事务中退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强化宏观管理上,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最后是开拓海外市场。我国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如今国内变幻莫测的项目投资市场和造纸业产能过剩的现状,都在逼迫企业去寻找新的突破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拓国外市场或将成为企业不错的选择。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贸易进入了“零关税”时期,双方相互开放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国家的投资政策环境将更加规范和透明,有利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3月28日,钦州检验检疫局签发了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的第一份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证书将使向越南出口的1批次白卡纸享受零关税优惠,中国企业初尝甜头。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能否顺利执行还是未知数,不排除东盟国家在降税的同时增加非关税壁垒的可能。投资海外市场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各造纸企业三思而行。
总之,今后在投资制浆造纸项目时必须全盘考虑,对项目进行深入评估,使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要明确造纸项目建设投资呈下降态势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造纸业在走下坡路,企业可以更加准确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摒弃以前只注重利润、效益盲目的投资方式。就像那句老话所说,投资有风险,下注需谨慎。
[时间:2014-05-06 作者:葛晨 来源:中国纸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