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实体书店生存不易、纸质阅读面临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办书展?除了卖书,书展还能做什么?作为上海书展的“操盘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带领上海出版人亲历2014巴黎图书沙龙后,试图重新审视这一被回答过无数次的问题。
徐炯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上海因此获邀成为巴黎图书沙龙的主宾城市。今年也是笔者第一次走进巴黎的展馆,几天里且走且看,且坐且听,感想不时涌现,就像初春之际巴黎街头的那些树,枝条上已经悄然绽出新芽。
激励
“为什么要办书展?”这个问题是在发现一种答案之后才清晰浮现的。那时我正坐在上海展区一角听作家们的对话。一位作家说,在这里遇到那么多爱书的人,真切感受到了写作的意义,我要努力为读者一直写下去。是的,她在与熙攘人潮无言的互动中,在书展现场的独特氛围里,得到了激励。
出版人在这儿同样得到激励,更同样需要这样的激励。至于素不相识的爱书的人们,也在获得激励,当瞥见另一个人挑中的书正是自己心仪的那一本的瞬间,当瞥见他人打量书架的眼神跟自己一般专注的片刻……
所谓书香城市,需要一个浓缩书香的空间,需要这个空间里予人激励的氛围。因为读书是一种个体的活动,而写作者和出版人的劳作更不免孤寂。当然浓缩书香、予人激励的空间,还有实体书店、作家讲座等活动,以及爱书人不拘形式的自发聚会。
巴黎图书沙龙主要面向公众,类似于每年8月举办的上海书展。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买书,满意于低价格和免却了手提肩背、路堵车挤之苦。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因此一点点被压缩。“为什么要办书展?”这样的问题想来也正一次次被提出。
顺着“激励”这个答案想下去,又有了一些想法。比如实体书店如果还只是一个简单卖书的场所,恐将日益困顿;又比如书展如果不注重阅读活动的策划和书香氛围的营造,如果办得像个超大型书市,那也恐将行之不远。
尊重
说到活动,在巴黎图书沙龙现场的一些见闻,令我感触尤深。
上海展团这次邀请了17位中国作家到场,每一位都有活动,多是与法国同行对谈。毕飞宇那一场对话的法国作家,时不时举起毕飞宇小说的法译本,读一段,而后评说一段;而毕飞宇也多次复述对话者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事后毕飞宇告诉我,到了巴黎一得空闲,他就捧读对方的书,为对话做功课。
大家都认真,认真是为了尊重。
金宇澄、程小莹的那场有主持人,是位法国老太太,瘦瘦小小,捧着个硕大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有她预备的主持词,像教授讲课提纲,是她对两位中国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专业级的。老实说听着不免枯燥,但真的让人感动。
对图书本体的尊重,是对作家和出版人有确实力量的激励,是对读者有实在内涵的感染。
我们的书展上,闹哄哄的追星活动和随便说说浮夸捧场的活动,是不是多了一点?尽管在如今的情形下“造势”也少不了,但是一味把书展活动弄成叫卖促销,一定败坏氛围。
我们在书展“卖”书的意识,有点浓得化不开。
基础
去巴黎图书沙龙现场采访的中国记者,都对头一天的场景印象深刻,那天星期五,大人们要上班,所以主角是一拨拨结队入场的小学生、中学生,由老师领着来,上一堂特殊的课。不少记者朋友在报道中设问:我们的书展能不能也成为课堂?
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在国内有个现象:当读屏替代读书,“浅阅读”往往就替代了严肃认真的阅读。是屏幕惹的祸?似乎好多人这么认为。错!其实是因为阅读基础脆弱。多数中国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缺少严肃认真的阅读训练。文本在应试的要求下被碎片化,分拆成一个个“知识点”(得分点);阅读则被功利化,重点是概括“中心思想”。如此,“深阅读”的能力如何养成?阅读如何能化作一种生活内容和自然而然的日常习惯?自主探索式的阅读乐趣去哪里体验?实际上,即使没有屏幕的诱惑,人们恐怕照样会“浅阅读”,纸质书中的薯片、汉堡多的是。反过来,如果“深阅读”已习惯成自然,那便无需担忧读屏,电子媒介能容纳海量的优质读物。
所以我们要努力促进有品质的阅读,在脆弱堪忧的基础之上。
我们的书展当然也能变成中小学生一时的课堂,但有多大意义?
巴黎图书沙龙的氛围,不是一天造就的。我们要学的,远远不是一些表面的形式和细节。
[时间:2014-04-14 作者:徐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