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量的一线调研与科学核算,一份由市印刷行业协会制定的《市书刊印刷行业指导工价表》已于日前完稿。经协商,这份工价表已获得世纪出版集团、文艺出版集团等众多出版单位的认可,并有望于明年初正式出台。
由行业协会来制定印刷业的工价表,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一旦出台,它将有效避免印刷行业内因“价格战”而带来的无序竞争,也将有力维护诸多中小印刷企业利益,最终引导整个行业走上合理分工、科学合作的良性循环道路。而在这份工价表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年三月份,宝山区的80余家印刷、装订企业连连向行业协会“告急”,反映“工价过低,令企业难以为继”。原来,经过近几年发展,目前上海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印刷、装订企业总共有3700余家,临近市场“饱和点”。每到业务淡季,一些小企业不得不采取“压低自身工价”从而确保在激烈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然而,即便接到了业务,极其微薄的利润还是令诸多小企业一筹莫展。“不做饿死,做了亏死”,如此境地令这些企业想到了“关门大吉”。
适者生存,这本是市场竞争的规律。然而,考虑到这些企业承接的全都是大、中、小学教材的印刷装订业务,一旦它们停产,势必会造成约20万令纸的教材延误,影响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后果不堪设想。鉴于此,市印刷行业协会一边敦促这些企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印刷业务,一边努力与相关出版社协商调整工价,最终确保了今秋教材的顺利发放。
解决了一时的燃眉之急,市印刷行业协会并未就此止步,开始考虑如何引领整个行业迈向良性竞争?据协会副秘书长贾林根介绍,以往都是由各个出版社自定工价,有高有低、缺乏统一标准。在激烈的竞争下,小企业要拿到业务订单,还必须接受在此基础上的“工价打折”。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首先要让竞争者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据悉,这份“一视同仁”的工价表由于纳入了“装订精装代料价”、“纸张伸放率”等合理的考量元素,便于出版单位的内部管理及成本核算,因而取得了多数出版社的认可。而协会也将出台一系列相关的监督、惩治举措,从而杜绝“恶性杀价”等此类扰乱市场的行径,维持正常的印刷市场秩序。
[时间:2006-01-03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