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报业:“转型”“改革”成主旋律

2014中国报业转型改革

   “再见!”2013年12月31日23:58,距离2014年的元旦钟声敲响还有两分钟,《新闻晚报》的官方微博发出最后一条微博,向2013年告别,也向即将走进2014年的读者道别——2014年1月1日,14岁的《新闻晚报》正式休刊。

  一份报纸在新年时刻以这样的方式向读者道别,不免让人心生几分悲凉,也让正经历广告、发行双重下滑压力的中国报业,在跨入2014年之际显得有些落寞而悲壮。未知的2014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报业究竟将作何表现?不妨循着报业2013年走过的轨迹预测一番。

  广告持续衰退  短期内已不可逆转

  尽管目前关于2013年报业广告的最终数据尚未发布,但纵观报业全年的表现,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预测,报业广告“2013年降幅的最终统计数据很有可能逼近两位数”。

  展望2014年,报业广告的表现又会怎样呢?梁勤俭直言,报纸广告持续衰退的态势短期内已不可逆转,而且这种衰退将会是全方位的。

  梁勤俭建议报纸未来要把广告当做内容来经营,让广告真正变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对报纸进行根本性改革,即让报纸由新闻纸真正向功能纸、服务纸转变。

  此外,鉴于目前报纸新媒体广告增幅非常低的状况,梁勤俭建议报业设立新媒体营销研发部门,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和新媒体手段,盘活自身资源进行营销。

  改革是主旋律  报业转型在所难免

  《新闻晚报》的休刊让报人们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寒冷,然而,就好比“冬至是早春的使者”,在寒冬之中也孕育着突围、转型的力量,尽管这春天还有些遥远。展望2014年,报业的发展境况并不会有太大好转,但“转型”“改革”注定将是报业未来一年的主旋律。

  对于报业转型,《新闻记者》主编刘鹏坦言,近几年,报界同仁普遍对行业前景表示忧虑,但真正痛下决心主动转型的却不多,更多的人仍停留在对往日辉煌的怀念与迷恋之中。但是2013年的种种变化都表明,包围传统纸媒的环境温度不断升高,即将达到沸点,媒介格局调整背景下的报业转型或被转型在所难免。在刘鹏看来,所谓报业转型,既包括媒介渠道的跨越与拓展,也包括原有媒介质量的升级换代,“晚转不如早转,被动转不如主动转,报业同仁必须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丢掉幻想,开始战斗”。

  此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的认同。他认为,在艰难中开始的2014年,转型、亏损、关停并转、整合、并购、深化转企改制等将会是传统媒体业的关键词。

  纸媒结构调整  资源整合大势所趋

  2013年10月28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合并成立上海报业集团。而在此之前,山东、湖北等省也都出现了省报整合地市报、创办地方版的动向。展望2014年,报纸整合很有可能会大规模出现。

  对于业界期待,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给出了积极回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推动报刊改革和结构调整。推动报刊出版单位深化改革,推动已转制的报刊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开展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探索国有新闻出版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经批准允许有条件的国有股控股上市传媒公司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国报刊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鼓励报刊出版传媒集团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报刊出版传媒集团;以“百强报刊”为核心,实行政策倾斜,积极推进品牌报刊建设;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更注重地域性  开发本地生活服务

  在2013年的报业广告中,只有房地产和活动类两个行业依然增长。其中,房地产广告之所以普遍增长,与一些报纸创新营销模式有关,也与地产广告一般以地域投放为主有关。而发行方面,在报业发行的一片下跌声中,社区报是为数不多的增长亮点。

  由此可以看出,地域性的报纸往往与地域性的品牌结合度更高,就近的报纸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读者贴身定制服务。因此,走向服务、走向社区,或许将在2014年成为越来越多的报纸选择的发展之路。

  “社区报上都是老百姓关心的内容,很落地、很灵活,老百姓本身参与性也很强,自然就会越来越受到欢迎。”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公司总经理田珂对报业发展社区报的前景看好。一些媒体人也表示,报业进行社区报的大胆探索,能够让报业面向自己的受众提供增值服务,锁定特定区域的有效覆盖群体,进而通过包括客户价值最大限度挖掘,从而实现媒体价值的增值。

[时间:2014-01-13  作者:晋雅芬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