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模式映照下的中国数字出版未来

Kindle数字出版

  受惠于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阅读的载体变得越来越多样,人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来获得各种信息。在网络化、数字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传统的出版业显得有些茫然。美国亚马逊公司Kindle电子阅读平台的横空出世,如同Kindle 在英语中所代表的“点燃”的寓意,在出版业掀起了一场新风暴,为中国未来出版数字化发展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和趋势。 

  成长与现状 Kindle能量仍未释放 

  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刺激下,一切人类所拥有的传播手段都在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推进。但是,这种推进并非尽善尽美。“图书是模拟技术的最后要塞,音乐和视频很早就数字化了。”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指出,在这种困境下,“电子阅读器将是解决之道。” 

  进入中国近十年,亚马逊的重点业务Kindle电子书及阅读器却姗姗来迟,直至2012年才陆续登陆中国市场。让亚马逊踟蹰再三的原因是中国出版市场上,读者可以随意在网上下载各类电子书籍,但付费习惯却尚未养成。不过,根据Kindle阅读器入华半年的状况看,情况要比亚马逊预计的好,因为其在全球电子书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60%。 

  产品思维 Kindle背后的成功之道 

  kindle选择使用电子纸作为信息载体,体现了亚马逊对于传统阅读媒介的思考。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的时代,Kindle坚持黑白色的电子墨水屏幕,2G的存储空间,让一切回到最原始的阅读状态,避免了不少电子阅读设备闪屏对视力的损伤。美国媒体曾经用“书籍拯救者”这一桂冠为Kindle加冕,其先进的产品思维备受瞩目。从电脑到平板,从手机到专业电子阅读器,kindle可以在不同终端创造相同的用户体验。此外,kindle还提供了海量不同种类的内容产品供用户选择。可以说在电子阅读方面,kindle给予了用户十分充足的选择。其类似纸张的阅读界面,让用户遗忘其电子设备的载体,回归传统纸质阅读的初体验。

[时间:2014-01-09  来源:四川新闻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