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放缓了新企业审批的节奏,加大了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不适应市场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实力大幅提升,行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绿色印刷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再过1~2年,中小学教科书将实现绿色印刷的全覆盖;数字印刷进入快速发展期,书刊印刷企业在变革中求得了发展。
从数据看书刊印刷企业现状
1. 印刷企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11年我国有印刷企业102484家,同比下降1.8%;从业人员356.67万人,同比减少2.7%;印刷总产值8677.13亿元,同比增长12.59%;资产总额9256.66亿元,同比增长9.96%;利润总额739.87亿元,同比增长8.31%;对外加工贸易额680.0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6812家,印刷总产值1313.94亿元,同比增长0.94%;包装装潢印刷企业47377家,印刷总产值6318.7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44848家,印刷总产值708.51亿元,同比下降15%;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2676家,印刷总产值77.32亿元;专营和兼营数字印刷企业799家,印刷总产值39.74亿元。
2011年,我国印刷总产值达到8677.13亿元,比2010年增长12.59%,高于同期国民经济9.3%的增长率,整体规模已经达到全球第二位。同时,全行业资产总额增长9.96%,利润总额增长8.31%,企业数量减少1.8%,从业人员减少2.7%。在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均减少的情况下,总产值和利润总额仍然快速增长,这表明,我国印刷业的集约化程度在不断提升,同时,反映出我国印刷业发展态势良好,总体上仍在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上。
近年来,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多种措施推动下,我国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实力快速提升。2011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2439家(其中,25家印刷企业被授予国家印刷示范企业称号),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4%;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总产值为4396.9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0.7%,比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例持续提升,这表明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已逐渐成长为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主力军。
2. 2012年书刊印刷企业统计情况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汇集了全国128家书刊印刷(含其他印刷)企业2012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隆达印刷包装集团4家,天津新闻出版局5家,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5家,在京部队印刷企业7家,中央在京各部委印刷企业及其他在京印刷企业33家,分布在各省、自治区的印刷企业74家。
(1)书刊印刷业整体全面增长
2012年书刊印刷业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及企业盈利情况:
①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情况。2012年书刊印刷业工业总产值119亿元,较上年增加12亿元,同比增长11.22%;工业销售产值123亿元,较上年增加13亿元,同比增长11.81%;工业增加值46亿元,较上年增加10亿元,同比增长27.78%;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较上年增加15亿元,同比增长13.27%;实现利税12.4亿元,较上年增加1.8亿元,同比增长16.98%;实现利润4.9亿元,较上年增加1.1亿元,同比增长19.51%;人均创利税24285元/人,较上年增加3860元/人,同比增长18.90%;人均工资40432元/人,较上年增加5136元/人,同比增长14.55%。
②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照相排字39.7亿字,较上年增加0.1亿字,同比增长0.25%;书刊印刷3629万对开色令,较上年增加725万对开色令,同比增长24.97%;胶印印刷16329万令,较上年增加1939万令,同比增长13.47%;书刊装订7276万令,较上年增加4079万令,同比增长27.59%。
③印刷企业盈利情况。128家企业中盈利企业88家,占71%,其中:盈利100万元以上的48家,较上年增加3家;200万元以上41家,较上年增加4家;300万元以上30家,与上年持平;500万元以上27家, 较上年增加4家;1000万元以上16家,较上年增加3家。
④实现利税情况。完成利税千万元以上的32家,较上年增加6家;完成500万元以上的52家,较上年增加4家。
(2)对统计数据的分析
从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及企业盈利情况可以看出,各项指标与2011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是近几年书刊印刷统计中可喜的数字。为什么在市场经济猛烈冲击的情况下会出现全面增长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128家企业代表着全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书刊印刷企业。在书刊印刷企业的大军里,传统书刊印刷企业曾经是印刷行业的一支劲旅,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书刊印刷企业的日子不太好过,当年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的“老大”,在部分地区、部分市场失去了部分“领地”。然而,经过痛苦的整合、转型、升级,近年来从传统书刊印刷企业中脱颖而出了一些在市场上叫得响、有实力的企业。他们在充满博弈的市场竞争中,正在用各种方式证明着自己有能力重拳出击。
②电子出版物的兴起考验着传统印刷。互联网对于传统印刷业的渗透率提升,无纸化趋势逐渐明显。据悉,目前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部分区域正在试点电子书包,书刊印刷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但是从相关数据看,高端图书、画册等印刷品的产量还呈上升的趋势。目前,书刊印刷企业急速转型,增置高档数字印刷设备以适应新形势,增加经济效益。
③从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分析。照相排字增长的幅度较小,主要是大量的印前工作基本转向出版社,过去的拣字、排版、照相制版、打样等工序,大部分已被直接制版所替代。印刷产量增加是由于传统的书刊印刷企业本来就有一定的实力,通过绿色认证保住了教材和儿童读物活源,通过更新设备增加了产量。装订产量增幅较大,是由于近年来印刷行业不景气,使大量技术工人外流,新劳动法出台后用工成本增加,迫使大型书刊印刷企业购置印后设备。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用工难问题,也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量。
2012年书刊印刷企业开拓发展,紧跟出版改革的步伐
1.书刊印刷企业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由于政府主管部门放缓了对新印刷企业审批的节奏、加大了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不适应市场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2012年,全国有20多家印刷企业由于违法违规经营情节严重,有关处罚进入司法程序,另有63家企业被停业整顿,各地通过印刷企业年度核验还注销了100多家企业的印刷经营许可证,这促使印刷业加速向大型优势企业集中。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场上有700种左右的彩色期刊,其印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五家企业印刷,与2011年相比,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此外,上海印刷业接近3/4的产值都是由246家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创造的,而且每年新增的业务也主要集中于这些企业。这说明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严酷的竞争,一批不适应市场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2.绿色印刷进入实施阶段,各地推出创新举措
2012年4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教科书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各地在推动绿色印刷实施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投入200多万元专项经费,为企业提供免费的绿色印刷认证技术服务,还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绿色印刷婴幼儿读物试点项目”,通过选择最受社会关注的婴幼儿绿色健康读物为示范,引导阅读消费向绿色印刷产品聚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11年5月,在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建立了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分中心和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上海新华印刷有限公司采用国内首台机组式宽幅面联机折页柔性版印刷机,印刷了35万余册中小学教科书。
3.数字印刷加快发展,促使传统书刊印刷企业加速变革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由传统印刷方式转向数字印刷方式的印量大约有2000亿印张,这反映出数字印刷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司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共出版图书、期刊和报纸总印张3099.1亿印张。从以上两个数字分析判断出,数字印刷是我国印刷业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有可为的领域,但这需要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印刷企业以及用户的通力合作。例如:美国柯达、瑞士汉格拉(Hunkeler)和深圳精密达“组团”解决江苏凤凰集团数字出版印刷“联线”的成功经验,为减少库存、提高出版物质量、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批书刊印刷企业努力践行着改革的道路,积累着成功的经验
1.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环保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绿色印刷,进行技改研发,相继投资3000万元进行集中供气、集中供墨、集中收废的设施建设和PUR热熔胶技术设备改造;积极参与印刷复制业环保标准的研究制定,使用LED照明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此外,企业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了ERP系统、墨控系统和数字印刷设备。数字化流程的引进和全色彩管理系统的应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产能。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作为绿色印刷的先行者,与江苏省印刷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研发中心,其共同建设的绿色印刷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将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江苏分中心和江苏绿色印刷认证检测中心。
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相继控股、投资了九家企业,业务涉及教育图书印刷、精品图书印刷、数字图书印刷、商业包装印刷、报刊杂志印刷、金融票据印刷、数字资产管理、创意产业发展、绿色检测认证等众多领域。
2.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了“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统筹资源、降本增效”的扭转期战略目标。通过实施对下属各单位的人员进行定编定岗及薪酬结构规范性调整、原辅材料的集中采购、对外市场的不断开拓、生产工艺的革新完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仅半年时间就节约成本250多万元,增加社会业务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此外,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与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对口培训。在校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企业生产淡季学生在校学习理论,企业生产旺季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技能,实行“旺进淡出”,达到校企双赢。公司与供应商合作技改将原本需要花费大投入的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成为处理能力只有0.5立方米/小时的小型污水处理器,从而杜绝了从印刷车间CTP制版房流出的高浓度污水直接排放,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节省了投入。在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江西新华印刷集团积极推广应用数字、网络技术,以信息化推进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的重大工程。
3.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全彩出版物综合印刷服务,定位于出版物和商业印刷的高端市场,承印大型高档全彩杂志、大批量商业宣传资料等快速印刷品以及高档彩色精装图书。
拥有国际最先进的印刷及配套设备是盛通印刷始终坚持的方向,特别是在印刷数字化应用方面,盛通印刷更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盛通印刷主要设备都配有CIP3接口,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其中,印前CTP设备主要来自于德国海德堡、美国柯达,印刷设备主要来自于美国高斯、德国海德堡,装订设备主要来自于瑞士马天尼等国际知名厂商。
盛通印刷在技术上取得领先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注重内部细节控制和流程设计,通过系统的构建和优化,实现了印刷的高品质和高效率。盛通印刷构建了超过百人的印前技术服务团队,除为客户提供传统的制版、印刷、装订服务外,已介入到选题策划、创意设计、软件技术支持、文件管理、封装、仓储、短距离物流等环节。企业印前技术服务团队通过将服务内容嵌入到客户工作环境和流程中,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实现与客户紧密、高效、便捷的沟通与合作,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印刷解决方案,不断保持和提高公司与客户的黏度。
书刊印刷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用工难,留工更难,留住技术工人就难上加难,结构性用工短缺现象突出,这是书刊印刷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印刷工价多年保持不变,书刊印刷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这造成印刷企业工人待遇不高,技术培训和发展空间受到局限。对书刊印刷企业来说,要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就必须全面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和激励力度,将个人绩效与薪酬挂钩,多劳多得,能者得益,充分发挥分配机制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部分企业现有设备难以完全适应生产需求,要根据情况进行技术改造。绿色环保印刷材料价格偏高,绿色认证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书刊印刷企业不知道如何申请绿色印刷企业认证,也有的申请了排不上队或排队时间较长,这都是绿色印刷企业认证中有待改进的问题。
改革势在必行,中小企业需要做精做细,每个企业都要全面梳理运作模式,构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要求的组织架构,确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生存发展和改革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使得书刊印刷企业赖以生存的出版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书刊印刷企业的长远发展形成了挑战。
书刊印刷企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国印刷业也将迎来新的一轮成长期。只要我们善于跟踪市场需求,善于不断学习和创新,抓住并切实用好战略机遇期,理解好、用好促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企业就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印刷业作为为各产业服务的“穿衣戴帽”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市场的繁荣发达和各类商品需求量的增加,需求总量会在一个时期相对稳定,这是个基本的判断。在我国传统印刷仍居主导地位,但书刊印刷企业要注重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及印刷数字化,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当前,数字媒体、移动媒体发展很快,产值也很大,但目前重点在广告、网络游戏等方面,数字报纸、数字书刊的比例还很低,如手机阅读对纸媒市场的冲击不到6%,还未形成与纸媒对峙的局面。同时,数字印刷增幅大,发展速度快,对传统印刷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今后会与传统印刷并行发展,而不会完全取代传统印刷。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书刊印刷企业要注意拓展服务内容,寻找新的增长点。
[时间:2013-12-18 来源:印刷企业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