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宣纸印后,手工还是自动化?

宣纸印后

  宣纸印刷的印后环节,就只能是手工生产的宿命吗?在11月5日举办的中国印刷业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上,震旦映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怀乾在演讲一开始便抛出了如上问题,令记者心中不免咯噔一声。

  为什么?这要追溯到两个月前,记者同样采访到了一家国内宣纸印刷领域数一数二的印刷企业,当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现代化的厂房内,印前部分——色彩管理系统、CTP直接制版设备,印刷部分——先进的数字喷墨印刷机、高速平版印刷机。然而当记者来到印后车间,自动化程度的落差扑面而来,整齐划一的员工一字排开正在进行手工制作。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中,印后环节仍然是自动化的盲区。当记者将这种狐疑表达给这家企业管理者,对方一再表示:“宣纸印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印后环节只有用手工才能做出那种韵味,现在机器还做不出这种效果。”

  当提高效率成为全球毫无疑问的趋势时,当印后成为当前印刷企业实现自动化及增值最重要的环节时,难道宣纸印后真的不适合自动化吗?这就是为什么在文章开头李怀乾提出“宣纸印后手工宿命论”问题时记者吃惊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李怀乾给出的答案则与上文提到企业的管理者完全相反,他给的答案是:“宣纸印刷——数字印前,数字印刷,必须数字印后来配套!”

  但同时,李怀乾表示,他的肯定回答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以线装书生产为例,要做到宣纸印后环节的自动化必须做好几项准备——纸张张力精准、即时纠偏校准能力、可变单张裁切能力、即切即折或即折即切能力以及可变数据处理能力等。如若不符合这些条件,自动化则无从谈起。

  同一个问题,答案截然相反,如果将以上两个企业相比,前者似乎更像是保守派,后者震旦映画则更像是改革派。正如李怀乾在演讲中所说:“现代化印刷必须另辟蹊径,宣纸印刷必须放弃‘改良’,进行‘革命’。”

  目前来看,在一项技术尚未成熟到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技术时,究竟选择手工还是自动化,或许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保守派或是改革派,两种回答似乎都能成立。也许如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有多少个企业、有多少种产品,也许就会有多少种答案。

  但记者认为,未来随着企业对印后环节重视程度的加深、技术设备的推陈出新,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动化!

[时间:2013-11-13  作者:王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