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上,中国主宾国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伊斯坦布尔书展对中土文化交流会有怎样的推动作用?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究竟如何实施?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伊斯坦布尔书展特别是中国主宾国活动对中土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邬书林:主宾国活动是以快捷、集中的方式介绍国家文化状况的有效形式。中国连续举办了德国、英国、南美、东欧及此次土耳其书展主宾国活动,实践证明,通过主宾国活动既能集中展示我们出版取得的成就,同时又能利用其他艺术形式多方位、全面地介绍当下中国的文化状况。这个形式是好的,成效是显著的,值得我们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中土两国都是G20成员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互相对历史都很尊重,也有长久的交往。随着两国经济、人员往来的增多,加强文化交流就成为了推进两国关系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图书的交流,可以沟通两国人民的心灵,在两国人民的心灵中架起一座互相了解、互相认同的桥梁。此次书展请了一批中国著名作家,推介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品,这样土耳其人民可以通过阅读图书了解到当代中国真实的生活情况、思想感情、生活方式及整个社会状况;同时我们又介绍一批中国重要的古代典籍,使土耳其人民更好地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所以通过这种交流,中土两国人民会在深刻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开展合作。
通过办主宾国,促成了一系列签约活动,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互联网的知识平台—中国知识网也落户土耳其;同时通过书展,土耳其出版界也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机制来推动中国的图书更好地进入土耳其市场。我们这次带了5000多种精品图书,相当一批都已经签约。通过书展,我想我们开启了中土两国文化深入交流的新纪元。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意义。
邬书林: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势头很好。伴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论文生产国,我们每年引进国外的图书一万多种,输出的图书维持在八千多种,大体比例是1∶0.8,这个比例是适合的。世界上有73亿人,中国有13亿人。60亿人建造的知识肯定是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国外图书的引进;13亿中国人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很好的创造力,把中国的文化推广到世界更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坚定不移地使出版更好地融入到世界文化交流之中。通过这样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会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会扩大。所以这项工程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意义重大。
记者:哪些领域是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重点?
邬书林:出版这个行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健全的国家出版业应当把整个社会、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推广过去。但当下最重要的是加强文学作品的推广,因为文学作品是最容易让世界各国沟通的工具,它是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加以纪实,而且高尚地引导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所以中国对文学向来给予高度关注。莫言的获奖让全世界对中国文学有了更广泛的关注,这对文学出版走出去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作品是水平提高最快、作品涉及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无论是作品内容、作家视野、表现手法还是对社会状况的描述都是空前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学的进步是举世瞩目的,我们上世纪50年代每年30部左右的长篇小说,现在是每年1500部,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请您谈谈书展对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意义。
邬书林:国际出版交流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认同的基础之上开展的,我们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我们办书展也是希望世界各国更多的关注和尊重。我们已经成功地在德国、英国、南美、东欧举办了一系列主宾国活动,尽管开始很艰难,但势头很好。只有走出来了,交流了、碰撞了,你才有自己的定位,关在家里称老大是不行的。主宾国活动是一个集中展示国家文化的良好契机,是当下做好文化交流一个值得重视的平台,不善于用这个平台,是很难把自己的文化快速地向前推进的,所以必须抓住机遇。
[时间:2013-11-12 作者:李振环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