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印刷,你准备好了吗?

按需印刷书刊

  近期颁布的《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提到,2012年,印刷复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专项印刷等)实现营业收入10360.4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34%,利润总额721.8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7.44%。其中出版物印刷(含专项印刷)主营业务收入1397.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5%,利润总额106.8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7.6%。报告提及的出版物印刷与书刊印刷的定义基本上一致。从上述数据看,出版物印刷企业的主营业务和利润虽不如印刷复制整体的增长速度,但是毕竟还在增长,且利润的增长超过了主营业务的增长,日子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过。

  然而从现实的书刊印刷企业的反映看,书刊印刷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增长放缓,这个放缓来自于印刷的上游:图书出版受到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即数字出版对传统纸质出版的冲击;其次是纸媒广告的减少,直接影响到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期刊杂志,进而影响到书刊印刷企业。问题之二则是经营压力剧增,上游受到技术冲击,行业产能过剩又导致工价上升动力不足,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源成本飙升使得盈利越来越艰难。问题之三是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环保的要求上,使用无毒的原辅材料,购置提高效率的绿色印刷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对废气物进行统一管理等等都需要进行再投入。

  上述的种种原因都使书刊印刷企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通过规模扩张想要达到的边际效益趋于零或者为负。变,或者说转型,是有理想的企业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按需印刷”这个词突然就变成了印刷业的时尚话题,来自媒体、专家组织的一系列研讨会,来自设备供应商的“国外成功经验”交流会,来自先行者的大胆尝试和体验,一时间,“按需印刷”似乎成为了书刊印刷企业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按需印刷(POD),是Printing On Demand的缩写,这里面的“需”是指每次按实际需要印刷,确实符合顾客对时效的需要,没有存货,也不必多印储存。按需印刷和短版印刷概念略有不同,按需印刷在订单频率(每天20~2000笔)、印量(小于1000印)、印刷时间(8小时~3天)、物流时间(1天~1周)、相关服务(订单管理、文档管理、直接交付客户)等方面都与短版印刷有区别,它的价值比短版印刷要高,主要体现在“时效价值”上,而时效价值的提升,依赖于有效的流程管理,印刷反而成了一小部分。

  我并不否认按需印刷是未来印刷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要想转型为按需印刷,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准备。

  资金准备。按需印刷是印刷技术的改变,是从文件直接到成品的过程,它把印前、印刷和印后连成了一条连续的、完整的生产线。只要在前端的电脑上接收到订单,这条生产线就会按照指令印刷、按顺序折页和配页、按要求方式装订为成品,然后打包配送到指定地点。一条连续纸的单色喷墨按需印刷生产线,设备及软件的投入约为3000万元,如果再增加一条彩色的生产线,大致还要再增加2000万元的投入。

  人才准备。按需印刷不仅仅是印刷技术的改变,更是作业流程和服务流程的改变。既然是按需印刷,就要求时效性很强,但是数量很少,甚至可能是一本。要想维持按需印刷生产的有效进行,就需要把少量、个性化的订单批量化,让一条POD生产线一直保持着生产状态,要能够处理大量的个性化订单,这就需要通过一套基于网络处理订单的工作流程,通过网络实现报价、传输文件和物流跟踪配送的全过程。书刊印刷企业基本上是传统的、经验式的管理和思维模式,而按需印刷需要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结合起来,需要引入跨界的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敦促传统书刊印企人才的观念改变和知识提升。

  市场环境准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将按需印刷分为面向出版社和社会产品两种方式。图书的按需出版不仅要经出版社同意,还需得到上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审批,这个审批过程往往比较长;而出版社内部的传统的编印发流程也需要改变,否则就与按需出版的“时效价值”存在矛盾。其次是按需出版的版权保护方法是否完备,如个人自传、专业书籍等,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可以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这都需要制度的逐步完善。对于面向社会产品的按需印刷,主要是个人的相簿书、毕业纪念册、旅行日记、个人摄影集等,市场还不太成熟。究其原因是社会总体比较浮躁,出个性化的“书”即使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照片或者文字,仍可算作一个技术活,需要耐心地挑选照片、编写文字,甚至要排版修图等,对有相应需求人群的市场培养需要时间。

  等待盈利的耐心准备。尽管按需印刷在发达国家是比较成熟的模式,已有盈利的公司,但据说美国的Lightning Source也花了8年才实现盈利。对于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来说,更要有足够时间等待盈利。前几年,就开始有一些“敢吃螃蟹的人”涉足按需印刷,去年按需印刷是比较热闹的一年,真正意义上按需印刷的第一条生产线在凤凰出版集团已经建立,且运作得还算成功,但是似乎也没有听到盈利的消息。投资需要回报,转型需要等待,那就看你是否等得起时间,耐得住寂寞。

  其实书刊印刷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是每一家市场化实体企业都面临的困难,无论是选择按需印刷还是包装印刷等不同的转型方向,首要的工作还是要做好现有主业印刷的内部管理,毕竟书刊印刷企业的上游客户还是比较优质的客户,纸质图书永远也不会消失。通过修炼内功、精细化管理能够让企业身强力壮,保持盈利,带来现金流。面对困境,“变”是必须的,但首要是把主业做好,只有主业好,才有资本谈转型和发展,才有可能使转型成功。

[时间:2013-10-31  作者:朱敏  来源:印刷企业家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