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D打印机市场规模可达44.5亿美元

3D打印

  据统计, 2012年3D打印机的市场规模约为21.5亿美元,年成长率为22.2%,预估至2016年的市场规模将可望成长至44.5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为20.4%。同时,3D打印机在中国的应用正迅速扩大,航空、汽车、医疗等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引进。按照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的预测,中国3D打印机的市场规模到2016年将扩大到100亿元人民币,达到2012年(10亿元人民币)的10倍,从而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随着3D打印机的普及,产品“模仿”变得更加容易,美日欧等国制造业对技术流失加剧的担心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目前全球3D打印的应用领域,主要分布在消费性产品(29%)、汽车(19%)、医疗(13%)、 教育(10%)、太空(8%)及工业机械(7%)等领域,不同应用领域所使用的3D打印设备,可区分为生产制造用、专业领域用、工作室用三个等级,其中5000美元以下的机型,2010年的销售量仅为5900台,预估至2012年将大幅成长至3.5万台,两年内销售量成长将近六倍。

  目前在中国流通的3D打印机大部分是美国和欧洲的产品,但廉价的国产打印机也在不断涌现,这成为推动3D打印机应用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中国企业增长的需求主要是利用3D打印机进行研究开发和产品试制。因为不用模具就可以制造出零件和试制品,可望缩短开发周期,压缩研发成本。对于缺乏金属模具等制作技术的中国企业来说,可以更容易在技术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许多企业采用“逆向工程”,通过拆解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获取技术信息。例如汽车制造业者拆解竞争对手的畅销车,分析在哪个部位使用了怎样的技术和零件。如果使用3D打印机的话,不需要高级设计软件就能“重现”各种零件。

  同时中国企业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并不高,甚至3D打印机本身也在被不断仿造。江苏省南京等地采取优惠政策,大力吸引3D打印机的相关企业。据说正在加紧研究欧美日的最新技术。另外还有人提出要警惕3D打印机被用于军事目的或被犯罪分子滥用等风险。

  3D打印机在5000美元以下的机型,多数属于个人工作室或玩家的使用机型,以初阶模型制作为主要的应用范畴,随着此类机型的销售量快速成长,未来配合此市场规模的适用材料、低价3D扫描器、以及建模、编修、打印等3D数据库的打印服务,将是未来值得重点观察的商机。

  观察全球高端3D打印机销售量逐渐增加趋势,未来3D物件编辑软件及3D打印服务将成为主要的应用服务发展方向。3D物件编辑软件将呈现M型化发展,区分为支援专业生产制造的高端应用软件,适用于医疗、军事、航空、工程及教育等领域,以及机型的入门软件,而3D打印服务则是提供3D建模、编修、打印及代售等服务。.

  目前3D物件编辑入门软件已经有免费提供的发展趋势,未来网络可能会充斥许多免费的入门软件,提供低端机型的玩家免费下载使用,应用范畴将以消费性商品为主,而紧跟着免费使用、快速大量生产之后的商机,就是3D打印服务,目前国内已经有15至20家的业者投入。

  展望未来2至3年内的3D打印发展趋势,随着3D打印低端机型的低价化趋势,预期厂商将纷纷迎合个人工作室及玩家需求,推出金属、陶瓷、树脂、塑胶、尼龙、ABS、铸造用腊等复合造型材料,在免费软件充斥、网络服务愈来愈便利等条件的推波助澜下,3D打印风潮仍将会持续延烧。

  低价3D打印机型,拥有少量多样、快速生产的特性,未来将与主流量产技术产生区隔化,除客制化消费性商品的独特性外,个人的创意构想可以先透过低端机型打印生产,不但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可以作为大量生产业的市场先探性商品, 预期未来3D创意工厂的创业风潮,将可能创造新兴的市场规模。

  请不要过度炒作3D打印

  3D打印的确有其迷人之处,但是请不要过度炒作或自我陶醉,甚至因此产生夸大不实的想法。

  3D打印的魅力似乎源于几种概念的结合。首先, 3D打印是一种快速又简单的材料添加过程。其次,机器能因应装配需求‘印制’出单一零件从而实现自行复制的可能性──这种自行复制的想法以往自发生在生物系统中。

  3D打印听来似乎相当奇妙,但我们可以只把它称为3D添加制造吗?在一般情况下,一台可自行打印的机器只能制造出比机器本身小的复制品──就像母亲生出小婴儿一样。一些采用特殊拓墣的情况不在此列,例如能挤压出香肠形子机器的环形机器。

  但在传统与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可自我复制的机器并不是真的采用3D打印技术。3D打印机可复制出一款元件的复制品,但仍需要其它机器或透过人力来进行组装,才能制造出全尺寸的复制品。

  即使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用于3D 打印的原料通常与控制原料(即3D打印机的材料)的材质不同。所以,3D打印机通常用金属与塑料制造,而制造出塑料制成的元件。最后,3D打印的方便性通常会因为材料的强韧度与耐久性而折衷。

  3D打印技术能产生出吸引人的产品模型以及3D可视化,甚至是工具箱、齿轮、杠杆等元件,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大部份工业应用中昂贵的全金属模具以及高强韧度的专用材料制造,仍然需要采用经验证可靠的方法才行。

  在制造模型、小型元件、轻型机器与原型方面,3D打印非常有帮助,而且能让学术领域以及具有某种爱好的人也能负担得起小量生产一些复杂形状的元件。但根据我们对于几百年来发展出的材料科学的了解,工程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3D打印还不至于使这个产业完全转型。

 

[时间:2013-10-30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黄品青微站